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五十七章 忧虑啊忧虑(3 / 4)
“爷爷。您没告诉我。是不是真的有一些毒药。无色无味。下在食物里。连银都测不出来?四阿哥当初中的毒。就是银针测不出来的。”这白银测毒。在古早时候。一般人。或者说人人都信它。陈旭日却知道。东西有些道理。也没有道理。
说它有道理。因为很时候。这|针银筷银碗还真能测出毒来。就好比用银筷子挟一盘菜。诶。这银筷变黑变蓝了。抓只鸡牵只狗过来吃下饭菜。不多会儿。鸡也死了狗也亡了。人们也就知道。哦。这菜不能吃。有毒。所以说它还真管事。
说它没道理呢。举个例子。就砒霜吧。凭谁都知道砒霜是夺人命的剧毒。可是真正高纯度的砒霜。恰恰就是这银物件测不出来的。但是。同样就是这砒霜。很多时候。你用银器又能测出来。其中的关键。就是这白银之所以够变黑。是为被硫化物化了的关系。而一般常见的砒霜。提纯度不够。其中最容易掺杂硫化物的杂质。所以能够使白银变黑。
这其中的道理一,都不复杂。只不过牵涉到了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只是时下的人不了解这些。而且提炼砒霜的手法相对粗糙。这砒霜又是下毒的人最常见的选择。遂以传。以至于以为银针真的可以通用于各种毒物的测试。
富贵人家。常备了银筷吃饭。有那讲究。甚至专门打造了几套银质餐具。包括碟儿碗儿筷子勺儿什么的。一应俱全。皇宫里日常传膳。大抵也是用银针银先行试过。所不同者。为着更谨慎保险起见。正式入口前。又加了一个专门负责尝膳的。
其中。陈旭日闻目睹。了解的清清楚楚。
“四阿哥当初中的就是一种慢性毒。服食少量不致命。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有一定的潜伏期。积少成多就没救了。这种毒药多吗?您还知道别的吗?”
兴中毒解毒的始末。跟陈家的兴衰息息相关。陈浩早在家书里用隐晦的笔墨提及。陈正德自是知晓。“这毒药一道。非正途。我辈行医人行医济世。当然不能学对其了解也就不多。不过。我行医几十年。咱们陈家又是数代行医为生。手底下的病人经过的多了。免不了就诊治过一些各种各样中毒的患者。有的是被人投毒。有的是进山做事被毒物咬了。有的是不小心误食了有毒的东西。咱们要救人。救人就对症下药。首先对毒物有所了解。才能谈的上施治救人。经验这东西慢慢积的多了。关毒药这方面。也就有些耳闻。”
“这世上的毒。千变万化。真要往深里说。我也说不清。大抵分三种。一种是霸道的。稍有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