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六十三章 百味居(3 / 4)
,交通不便,河鲜还有一些,鲜活的海鲜基本上都过不来。饭庄开发的各种各样的菜式里面,陈旭日觉得食材的鲜香有所欠缺。
思虑再三,陈旭日派遣潘石和小石头专门跑了一趟山东,往胶东半岛的渔村去,那边地处渤海湾盛产的海鲜最是好吃。他让潘石跟出海打鱼的渔民收购鱿鱼、扇贝、海肠子、海参、海虾等鲜美海味干后分别辗成粉末带回来。通过实验,去腥留鲜,仔细勾兑出最佳的提鲜配料比做调味品。
确实管用,把海肠子和鱿鱼的粉末为主的调味品加进打卤面的面汤里,那浇头立刻鲜活许多,用饭时连袁珍珠都格外多吃了一碗。
其后,当大伙坐块儿,集思广益,为饭庄起名字时,金真儿提议取做“百味居”刻获得全票通过。
“百味居”开张了,陈旭日把:己所知道的现代经营餐馆的心得大体说给潘济知道后,就放手让他自做。他隐身幕后,虽借不上他的名气是凭着菜式新颖多变,味道鲜美|快就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百味居”的收,陈旭日原本是要按三三四来分配。即他占四成,主要负责经营的潘济占三成,参与资金投入的金真儿占三成。但是这种提议却遭到了潘济和金真儿的坚决反对,最后几经争执,潘济占得两成收益真儿占得两成。
金真儿与“百味居”的关,在金家是个秘密只有金之俊晓得。金之俊在朝野中人脉极多,他数次做东得朝中诸大人前往用餐。“百味居”的菜肴之精美,装修之雅致且时不时推出兼具色香味的特色菜,很是笼络住了一批非富即贵的回头客……
盛时节,满眼的绿,满耳的蝉噪。
承乾,小伙房,陈旭日指点着内侍把青玉米的外皮剥掉了一半,入水烹煮。
春玉米生长周期为三个月多一,陈家庄子上种的玉米,进了七月,已经长的颗粒饱满,可以掰下来煮着吃了。
煮玉米不是啥金贵东西,但物以稀为贵,胜在新鲜,而且味道确实鲜美。陈旭日禀过顺治,专门带了二十穗进宫,在承乾宫的小厨房指导大师傅料理。
留下十二穗做别的菜式,知书把八穗玉米铺到锅底,亲自往锅里舀水,“旭日,你看看这水够了么?”
陈旭日把浮起的玉米往下压了压,水已经没过玉米。他袖口略抖,手指微动,不着痕迹的把一些粉末洒到水底,快速搅散搅没。无事人般收回手,笑道:“可以了。”
八穗玉米,是陈旭日精心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