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以利换技(1 / 4)
不过,仅仅只是一种欣赏而已,何伯对大清军队的轻视绝不会因为曾纪泽这个异类就另眼相看,他哼了一声,说道:“曾先生很有志气,这一点我很佩服,但对于曾先生的狂妄我却不敢苟同,就凭贵国现在的这种落后状态,我认为,即使再过一百年,贵我两国再打一场仗,胜利一方仍然将是我大英帝国。。”
何伯才是真正的狂妄,但说到底,人家的狂妄是有资本的,在这场辩论中,曾纪泽的一切争辩却是那么没有底气,到最后只能成为一种狡辩。此时此刻,或许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对于何伯这样列强人物的轻视,他只能忍气吞声。曾纪泽明白,要想改变他们的看法,只能用枪炮来说话。
曾纪泽不想在这事上再纠缠下去,他转向了正题:“你我只是听命于国家的小人物而已,这种大事情只怕还由不得我们来评论。现在我想向阁下说明的是,粤匪目前正对武汉蠢蠢欲动,一旦他们攻下了武汉,那贵国在武汉的商业利益将受到重大的威胁,我此来只是想向阁下说清楚形势,如果贵国能本着友好的态度,向粤匪施加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停止对武汉的进攻,那从利益上来讲,对贵我两国都应该是有利的。”
何伯说到底只是一个军人而已,打仗国家会依赖于他,而政治决策这种事,政府是不会由着他们军人的性子而来。就在何伯还想发表意见时,另一个英国人走进了会客厅,那人一脸彬彬有礼的笑容,脱帽向曾纪泽致意:“鄙人巴夏礼,是大英帝国驻华参赞,很高兴认识曾先生。”
这个巴夏礼也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这个家伙在1856年代理广州领一中时,制造了“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以大英帝国代表的身份与大清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增加了割让南九龙半岛的条款。
这个时候巴夏礼出现在武汉,十有是为了武汉的紧张局势而来,曾纪泽知道,这个人才是有决策权的人,于是他向巴夏礼客气的还礼,并说明了此来的目的。
巴夏礼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同意,只是笑着说:“曾先生的请求我会转达给帝国政府,这样吧,明天我要去拜会湖广总督官文大人,同他商议在汉口开埠以及正式开设领事馆之事,到时我们再就曾先生的建议详细商议吧。”
曾纪泽是明眼人,看得出这巴夏礼是拿他的请求来当作汉口开埠的条件了,不过,按照《北京条约》的内容,英国有权在汉口开设商埠,并划出一块专属区作为英租界。
对于英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