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安内(2 / 4)
他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所说到地也只是技术层面。曾纪泽所考虑地理由还更多。
海一战。全歼俄太平洋舰队。大明地新型潜舰一战扬名。
当时英法各派了一支舰队,在明俄两国交战海域旁观了这场大海战,潜艇惊人的战斗力,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事后方主流报纸也对这场海战进行了重点的报道,其中更是对潜艇战表示出极大的震撼。
善于取长补短的欧洲人,也许自此便加大对潜艇的开发,那么大明潜艇这张得要底牌就要打个折扣了。
所以,要在海战上保持技术的领先必须再开发新的舰型,以拉大与西方海军的差距。
尽管曾纪泽头脑里有许多想法光凭灵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跟得上步调的技术水平潜艇这种武器,从曾纪泽付诸设计到投入实战中间也用了数年之久,而他想寻找到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手段,航空母舰便是最好的选择。
“薛爱卿啊,这个年轻人不错,这样吧,船舶厂在威海的分局就交给他来主持吧。”曾纪泽对于他所赏识的年轻人,一向是不论资历,破提拔之事是常有的。
“臣领旨。”薛怀举答道,忙又拍了拍身边的惊喜不已的李昌兰:“昌兰,还愣着干什么,皇上如此赏识你,委以如此重凭,还不快快谢恩。”
李昌兰愣了一下,忙是拱手行礼,激动的说道:“臣谢皇上信任,臣必不负皇上的重托。”
曾纪泽道:“嗯,朕相信你。威海分局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航空母舰,你们先建造一艘,若是试航良好的话,朕便再进口一些旧式装甲舰供你们量产,两年之内,朕要你的船舶局至少建造三艘航母,你有这个信心吗?”
李昌兰犹豫了一心,咬牙道:“臣有这个信心,皇上放心,就算是臣不吃不睡,也一定在两年之内造出三艘航母!”
就在曾纪泽雄心勃勃的进行着他的航母计划之时,东北的战事已趋于收尾,十二月初,明军七万大军聚歼俄远东仅剩的两万残兵于城,随后屠城,黑龙江城内满俄被杀者不计其数。
其后,东路军与西路军兵分两路,一路沿黑龙江西进,一路沿兴安岭西进,于68年正月初会师于清俄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分界石碑。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决议,为报复俄人对中国内战的干涉,明军七万远征军越过边界,横扫取俄贝加尔湖地区。
而隆冬的来临,使得统帅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招还远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