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边境(1 / 4)
第二百八十三章边境
东北边境,漠河城。
几年以前,这座边境小镇还只是一个人口不足一千人的小镇,自第一次明俄战争之后,这座黑龙江进入大明境内后的第一个城镇,便成为了明军重兵屯集之地。
大明北京军区所属东北边防军第12师常年驻扎此地,军队的到来打破了这座小镇的宁静,随之而来的便是成批成批的商人和移民,稳定的消费群体,促使了漠河城的繁荣,截止到1871年之时,漠河已经发展成为一座人口达五万的大城。
半年之前,明军开始在漠河东部修建船坞码头,一座海军基地很快建成,不久之后,大约二十多艘炮舰陆续的进入了基地。
这些炮舰大多是大明海军重组中,淘汰下来的旧型小型舰只,虽然在海战中已经无用武之地,但在黑龙江这样的江河之中,还是非常有作用的。
很快,除了官军的炮舰之外,漠河码头又出现了不少蒸汽轮船,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小小的漠河镇就成立了三家轮船公司。
这些轮船往来于漠河与瑷.珲城之间,这座黑龙江中游的重镇已经修好了连接哈尔滨的铁路,大批的货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从南边运抵瑷珲,再由轮船沿江而上运抵漠河。
轮船公司的开办和铁路的建成,.使得这座原本物资匮乏、物价极高的城镇,一下子变得繁荣起来。
商人们敏锐的嗅觉告诉他们,.政府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边境军事行动,而这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发财机会。
于是,越来越多的冒险者不远万里赶来漠河,他们.带来了货物和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令人兴奋的消息。
果然,时间进入五月时,军队开始成师成师的进入.漠边,码头上每天都是忙碌不堪,一艘艘军用民用的轮船接踵而至,卸下万千上万的军人,还有一门门雪亮的钢炮,由此转向界河沿岸的明军阵地。
截至到6月末之时,边境地区集区的明军已达到.十万人之多。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光是每天吃喝拉撒的花费就不计其数,这样一来,不光是那些倒卖大货的商人们发了财,就连街上摆摊做点小吃生意的也跟着沾了大光。
肖武就是发财大军中的一员,他做的是边境走私的生意,他能从尼布楚城那边搞来俄国人的裘皮、军刀这些洋货,转手买给那些喜欢收藏这些俄货的大明军官。
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