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口袋阵(3 / 4)
军团集结于东北边境。
而以李潜龙为总司令的第2集团军则驻扎在外蒙乌兰巴托一线,作为南线牵制军团。
该军团下设一个枪骑兵军约2万人,一个步兵军,外加一个机枪营、一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在六万人左右。
杜聿光指着地图道:“如果我第2集团军能利用骑兵机动性,迅速拿下乌的伯兴,便可截断俄军补给增援的路线,将十几万俄军包围在雅布洛诺夫山脉以南这一片狭长的口袋中。不消月余,俄人必是弹尽粮绝,我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这支俄精锐之师,介时,远东地区,俄人将再无力与我抗衡也。”
中国与俄国在外蒙的原始边界,本来是以西东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这三条山脉自然相隔的。满清无能,将山脉以南大片土地割让给了俄国,从而丧失了自然天险,使俄国势力渗透到蒙古高原。
这样的边界划分,对于坐而挨打的满清来说,当然是极为不利的。但是现在攻守之势相易,那几条山脉却给俄人补给运输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杜聿光所提到的乌的伯兴,正位于东萨彦岭与雅布洛诺夫山脉山口之间,一但此重镇被明军占领,那就等于对俄军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鸿章发话了,他道:“乌的伯兴极其重要,俄军不会不防,据情报所知,俄军在乌的伯兴、恰克图一线布有至少五万大军,且在边境几条河流北岸都驻有要塞。显然他们对我们是早有防备。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第2集团军六万之众,想要在短时间拿下乌的伯兴,只怕不是件容易事吧。”
李鸿章显然对敌我双方的形势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番分析却是驳回了杜聿光的计划。
李鸿章接着道:“依我之见,既然这场仗陷入了僵持,那我军事先定好的战略计划,便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曾纪泽眉头微皱,道:“李总理的意思是什么?”
李鸿章道:“臣的意思是,通过战争歼灭俄有生力量,迫使其屈服恐怕已经行不太通。那不妨转换一下方针,逼迫俄人走到谈判桌上来,承认先前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有效,那也不失为这场战争的收获。”
原来李鸿章嘴上主张开战,其实心里面还是希望两国和谈的,开战还没多久就说出这样动摇军心的话,实在是令曾纪泽感到不爽。
李鸿章见曾纪泽不语,便继续道:“当然,逼使俄人走回谈判桌也是需要筹码的,臣以为,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