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德意志(3 / 4)
明合作。
双方又经一个多月的磋商,在战略合作,及战后的利益分配上做出了一个划分。
在军事上,德国将对大明给予一批武器援助,为大明提供至少两个重炮团,三个步兵师的武器援助。此外,德国方面将派遣一支相当规模的军事技术队伍,协助大明在两年之再建立三座兵工厂,并对马尾船厂提供技术援助。
在经济上,德国将对大明提供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低息贷款,以帮助中国加快海军的建设。同时,德国还将扩大对大明的技术专利输出,以帮助大明加强采矿、冶炼等重工业的加速发展。
而在政治上,德国放弃了部分的特权,如德国船只需经过大明的允许,方能进入大明领海与内河,德国给予大明部分最惠国待遇等等。
作为回报,战后,明德双方将以洞里萨湖为界,瓜分柬埔寨,德国将占有该湖以南柬埔寨国土。德国并将拥有在越南的治外法权、船只自由进出港口权、自由定居权,但必须承认大明对越南的宗主国之权力。
两国经过近两个月的秘密磋商,双方在上海签订了《明德经济技术合作条约》,而为了掩盖合作的目的,双方并未将涉及到越南与柬埔寨方面的条款公布。
条约公布之后,在列强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但由于该条约多数条款都是德国对中国援助,并未侵害到他国在华利益,故英美方面也只是稍有微词罢了。
但法国方面的反应都相当的强烈,联系到法德之间紧张关系,法国人很容易就看得出来,这个条约是德国为了制约法国在亚洲扩张而生。
大明对于法国提出的抗议,当然也只是以外交辞令对付。法国人自然不会坐视不顾,于是迅速的做出反应,与台湾闪电般的签订了一个《法台互保条约》。
法国人在条约中公开表示,一旦台湾遭到任何方面的武力进攻,法国将对台湾提供武装保护,同时,将加大对台湾的军事援助,并增加部署在基隆的亚洲舰队战力。
而不久之后,法国国会通过了增兵越南的决议,将由本土向越南再派遣五万人的远征军,以应对来自于“中国方面不友好的威胁”。
法国人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其针对性是非常明显的,但大明方面的回应却相当的低调,甚至是完全不在乎。曾纪泽的原则是:先示敌以弱,埋头逐步自强,然后寻机给予敌人致命打击。
德国人很快开始履行他们在条约中许诺的援助,大批的技术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