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攻其不备(2 / 4)
果然是非同一般,渤海一战俄国太平洋舰队的覆灭,使得潜艇一战成名。西方国家遂立即开始研制这种全新的水下利器,尽管他们造出来的潜艇与大明还有一段差距,但这种差距却促使他们找到了另一种制衡潜艇的方式,即深水炸弹。
而潜艇若想提高命中率,就必须在隐蔽的情况下多采用近距离攻击,猎潜艇与深水炸弹的发明,对潜艇的作战威力算是不小的打压。
但是自以为找到了克制大明海军方法的法国人,他们是不会想到,大明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领袖,他所治下的海军,除了潜艇之外,还有另一个更致命的武器。
就在南海舰队驶离基地的时候,停泊在琼州基地的特遣舰队也出航,一天以后,两支舰队在东沙群岛以南海域会合,继续东进寻找法国舰队。
两支舰队都抱有与对方决战的决心,故而它们的航线也几乎在同一条线上。但不同的,在这个雷达尚未发明的时代,率先寻找到敌方并提前摆好阵形的一方,所带来的优势是十分可观的。
法国人当然还在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侦察,除了用望远镜目测之外,就只有依靠四面派出的小型炮艇扩大搜索范围。
在侦察这方面,明军无疑是占有巨大的优势的。三艘航母上塔载了三艘专业侦察飞艇,这种飞艇载重量小,但却飞行速度快,上升高度极高,有了这玩意儿,明军就相当于带了千里眼顺风耳。
果然,在航队出海的第四天,其中一艘飞艇率先发现了法国舰队,于是立即通过无线电报通知了舰队。
无线电报本来是要再过十几年才会被发明,但在曾纪泽的授意下,爱迪生实验室在半年之前便研制成功,由于时间紧迫,实验室只赶制了四台。
无线的发明,对于人类通信史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而当它应用于战争之时,所起到的作用,同样是无法估量的。而这四台无线电报机,也是曾纪泽敢于和法国人进行海上决战的重要因素。
舰队司令林清果断的决定,舰队十余舰包括航母在内的主力舰只转向东行,以避开法国舰队的侦察视野,而剩下的二十多艘旧式帆船,则仍按照预定的航线前进。
毫无疑问,这些旧战船将作为吸引法国人注意力的诱饵。
至于那艘率先发现法国人踪迹的飞艇,则收到命令跟随敌方舰队,以随时向舰队发回敌舰队最新的动向。
半个小时后,法国人也发现了几百米高空上的侦察飞艇,这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