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统一问题(2 / 4)
的平均水平。”
“后来根据左氏临终遗言,台湾在政治上也全盘模仿美国,大总统由民选而出,议会开始获得实权,行政、司法、立法三权逐步分立。起初因变革之因,岛内不太稳定,但当时我大明正与俄人作战,无暇南顾,使得台湾获得了政治过渡的充足时间。而此后的几年间,台湾政治清明、官员廉洁、法律逐步完善,这些都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后盾,截止到今年之时,台湾百姓的平均收入已高收我们大陆两到三倍,算得上是小康生活了。”
听罢容闳之言,众人皆是唏嘘不已,似是难以相信,仅凭台湾那弹丸之地,发展的却是如此之快。看来这帮子大臣们,平素里对大陆以外的形势变化还是了解的太少。
“李爱卿,容爱卿的话你也听到了,不知你还有何看法。”曾纪泽笑而问道。
李鸿章怔了一怔,道:“这个,想当初左氏逃离大陆之时,几乎将浙江福建一带的金银搜刮一空,台湾能这么快富起来,与这是分不开的。而且,台湾诺大一个地方,不过区区几十万人而已,就这么点人口,平摊下来每个人也富了,更别说有法国人的援助,所以说台湾之富,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接着,他又道:“再则,台湾富裕不富裕,与大明收不收复它并无直接关系,自古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就好比是母亲与儿子的关系,这儿子离经叛道,要背叛家庭,做母亲的焉能容忍。”
“母亲与儿子,哼,朕觉得李爱卿这个比喻有欠妥当。”曾纪泽道,“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同属中国,便如外蒙、西藏、新疆与中原一样,都属于中国,谈不上谁是谁的亲妈,最多是兄弟之间发生了争执。”
李鸿章忙道:“皇上说得是,不过就算是兄弟之间,也要有个长幼之分,大陆自然为长,所谓长兄为父,做父亲的要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儿子,那也是情理之中。”
李鸿章反应机敏,口齿上十分的伶俐,但心里面却愈加的糊涂。他原以为皇上在多次战争胜利的鼓舞之下,会毫不犹豫的再启战端,而依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想要攻下一个失去了列强支持的台湾小岛,根本不在话下。
却不知为何,皇上的对于武力收复台湾并不是十分的热衷,想反还有点反对的意思,李鸿章就想不通,为皇上到底是什么个心思,难不成不想要台湾了?
曾纪泽忽然提高了音调,道:“我大明自立国以来,内战还打得少么,因之而死去的同胞还少么。既然只是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