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统一问题(4 / 4)
互相关系,在时机成熟之时,就如何和平统一进行磋商。
大明国力日强,台湾经济繁荣,两岸只有携手实现中国统一,方能完成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中国人才能在世界强国之林站有一席之地。凡是为一己私利,阻碍统一之人,都将是中华之公敌,华夏之罪人,人人得而诛之。
《告台湾同胞书》一出,立时引起了轰动,消息很快传到台湾,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民主党阵营代表着从大陆而来的所谓“外省人”,这些人思乡情切,故民主党内对和平统一是持积极态度。而共和党阵营的主要支持者多为台湾的土著,这些人对于统一的态度是比较冷淡的,或者说是他们更倾向于保持现状。
对于大总统刘松来说,他身为“外省人”,从内心底里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归故乡,但统一之后,他的权力是否还能够维持现状,却又是他对和平统一持怀疑态度的重要因素。
而更为重要的是,台湾目前的制度,决定了刘松已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他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受到议会的监督,乃至全岛民众的监督。
在本届任期将近,正在谋求连任的刘松来说,讨好民主党支持者固然重要,却也不能就此失去本岛土著的选票。
所以,不久之后,在台湾最大报纸《海峡报》的一次访谈中,刘松表示:如果大陆能率先解除敌对状态,台湾愿意给予积极的回应,对于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等交流,他也是持支持态度的,至于两岸是否要统一,怎么一个统一方式,还要遵从全岛民众的意思。
刘松的回应是含糊不清的,但至少两岸迈出了交流的第一步,两个月后,经过秘密的谈判,双方达成了《海峡通信协议》。
1874年3月7日,一艘来自于大陆的邮船驶进了基隆港口,时隔十年,两岸终于恢复了断绝以久的通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