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法官(2 / 4)
委员会成立之时,他以为皇帝只是一起兴起,单为胡雪岩一案而设,岂知案子结了,皇帝非但不撤,反而变本加厉,将这实践彻底的付诸于实际当中。如此一来,就等于李鸿章这个总理的权力被削去了一大块,狗嘴里抢骨头,他当然不能轻易就范了。
曾纪泽哼了一声,质问道:“朕给法官这么大的权,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受你们这些官员干扰,公正客观的断案,朕实在不觉得这权力给的过分了。”
李鸿章却道:“当今之计,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倘若官府想施行一项事关大局的工程,而那些法官们却死咬着几条法律条文不放,非判决不可施行官府方面却无可奈何。如此一来,虽是依了法,但国家却损失了更大的利益,岂非因小失大。臣举这个例子。只请皇上三思。”
曾纪泽起身,踱步于大殿之中,道:“殖产兴业,富民强国,此乃强国之策。但凡事都以利字当先,却绝非兴国之道。李总理以为损失白银万两是大,错判一案是小,但朕却觉得恰恰相反。纵观古今,放眼四海,任何一个强国,无不是法律严明之国。法律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代表着子民对国家的信任,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如果连灵魂都可以随时出卖,那么朕倒要问一问诸位,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李鸿章一肚子的理由,被皇帝这一番话给堵了回去,一时间倒不知该如何应对。
这时,主管经济的盛怀宣站了出来,笑道:“皇上依法治国,自然是没错的。不过臣觉得,提高法官的权力无可厚非,只是省下属的地方法院和上诉法院的法官由民众选举而出,这个臣总觉得有些不妥。”
曾纪泽坐回了龙椅,道:“盛爱卿觉得不妥在什么地方?”
盛怀宣咳了几声,道:“老百姓他们懂什么法呀,大多数人都是趋利之人,要是让他们选法官。多半一定是选对自己有利的人来当。到时候选出来的法官,这断起案来怎么能公平呢。”
曾纪泽冷笑了一声,反问道:“那么依盛爱卿所见,那些由上级委任,只需对上级负责,无需对百姓负责的法官,他们断起案来就会公平了吗?”
“这个……”盛怀宣愣了一下,“由官府委任的法官,那自然都是饱学之士,通理之人,都是有修养有文化的人,他们断案,应该会更公平些吧。”
曾纪泽哈哈大笑,“原来盛爱卿一直以来判断一个人是善是恶,是公正还是包藏私心,都是用学识多寡来做评判的依据,真是叫朕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