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征地风波(2 / 4)
谈判,以此来放松村民的警惕。于是在不久之后的端午时节,放松了警觉的村民们大多携家带口的前去江边观看赛龙舟,村中只留下一些不放便走动的老幼。
就在清河乡村民出去的半天空隙时间里,大冶公司迅速的调集三百多人的拆迁工闯入清河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行拆掉了百余户民房。村里仅剩的那点老幼如何能拦得住这伙强人,待听到信儿的村民们赶回村里时,家园已被移为平地,地里的庄稼也被连根拔除。
面对家园被毁,一年辛苦耕种的作物毁于一旦的惨状,村民们是既悲又怒,一怒之下,将大冶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是大冶地区第一起闹上法庭的拆迁案,引起了大冶各界的强烈关注。因为根据案例援引的法则,此案的判决结果将对之后相同案件判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案若是村民们败诉,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怪清河乡的村民们倒霉。若是大冶公司败诉,法院判决赔偿村民损失,并按当前地价对征地进行补偿。那么这就意味着今后大冶地区各种矿业企业,在征地之时,都将付出重大的代价,这是那些老板们所不愿看到的。
大冶市的地方法院法官,这些一年多前通过选举产生的第一批基层法官,他们多数是出身当地的名流。而当时的选民,无非是一些补实的村民,当时选举时,也并没有多想,便将票投给了当地有名望的乡绅。
至于这些乡绅,多与大冶地区的矿业企业有瓜葛,他们不是入股其中,就是自己便是企业的老板,再或者,他们的亲戚与企业有关系,总之,乡绅们与这些矿业企业有着纠缠不清的利益联系。
故而,在一审当中,地区法院判决清河乡村民非法抵制拆迁,但矿方出于人道主义,愿意为拆迁过程中村民所遭受的损失提供部分补偿,至于征地补偿,则应当按照矿方提出的方案执行。
一审判决出来以后,村民们当然不愿意接受,他们不得不向省上诉法之庭提出二审申请,但就在官司还在进行之时,矿方已经强行在清河乡建立厂房、选厂等工业设施,并将清河乡村民取水的一个水塘强行放干,使得村民们无法继续留在清河乡阻止矿方施工。
清河乡拆迁一案。引起了总部驻武昌的《中南日报》的关注,报社记者在实地采访了村民之后,深感愤慨,以一则名为《官商勾强拆民居,法律公正荡然全无》的报道,对清河乡强拆案中地区法院的判决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中南日报在华中地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