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牌坊(1 / 4)
第三百一十三章牌坊
“皇上,这件事该当如何处置。还请皇上示下。”陈庆国心急如焚,忍不住提醒。
曾纪泽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目光再一次投射在了桌上的那一叠报纸上。《民生报》将胡涟凯的南京演讲与宋学仁事件并列为头条,各占半个版面,显然是“别有用心”。
“嗯,得陇而望蜀,人都是如此啊。”曾纪泽微微轻叹,摆手道:“先关着吧,看看情况再说。”
“那……那学生们闹事,就这么纵容他们吗?”陈庆国又问。
曾纪泽不以为然:“闹就让他们闹吧,年轻人火气大,让他们发泄发泄也好。不过你也要注意分寸,不要让他们把事给闹大了。”
“臣明白了。”陈庆国匆匆而退。
这一天的好心情,全被宋学仁事件破坏。曾纪泽无心办公,便是骑着他自己闲时做的一辆自行车在龙城里蹓弯。
不知不觉中,他骑至了文华殿,此处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可比前清紫禁城中的上书房。依前清的惯例,皇子们天不亮便要在上书房中读书,这个时候,上书房中应当已是书声朗朗。但文华殿这里却是冷冷清清,对比还是非常鲜明的。
这却是因为曾纪泽培养子女,向来不推崇什么早起早读,因为他自己就曾深有体会,当年上高中之时,每天六点起床,七点早读,脑袋还昏昏沉沉,就算勉强打起精神,不一会眼皮肯定又会打架,这种精神状态下,根本记不住半个单词,而睡眠不足,又导致正式上课以后无精打采,他当时实在相不通,是哪个死全家的要鼓吹这种完全没有效率的作息时间的。
所以,曾纪泽明智的选择了早读睡大觉,后来他跟人吹牛时,总会说老子考上名牌大学,就是睡觉睡出来的。
有了这样的痛苦经历,曾纪泽培养子女的方法便科学的多,七岁前只让他们玩,什么也不教,十二岁之前,每天只学习四个小时,十六岁之前,每天只学习六个小时。学五天休息两天。
当然,这也是他给全国学校定的学习安排制度,而作为皇室子女,他们有更优厚的条件,曾纪泽允许他们按着自己的喜好来学习,譬如广贤喜欢数学,曾纪泽便为他遍请国内外数学名师。而广慧喜欢西洋提琴,曾纪泽便要求她的主课达到六十分及格就可以。
他把车子扔在了殿外,独自走入内中,诺大的外殿中,只有小桂子一人站在那里打瞌睡。他是广贤的贴身太监,这么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