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信号(1 / 4)
第三百一十六章信号
大明帝国宪法推出之后。党派活动越来越活跃,国之政治气氛空前的宽松,大明帝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示给世人,同样,也包括海峡那一边的台湾。
随着两岸社会形态、经济水平的不断接近,两岸官方与民间都不约而同的对统一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所不确定的则仅仅是统一的时间而已。而大明帝国宪法的颁布,无疑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宪法颁布实施第二年,两岸就互相开放党派交流活动达成了协议,双方将允许各自区域内的党派在彼此区域设立办事处。两岸党派可以向双方的民众们宣传自己的党派纲领,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同时,两岸党派间的领导人也频繁的互访交流,从对方那里学习经验,对自己的党派进行调整,以为不久将要到国家大统一做装备。
84年初,两岸进一步开放党派权利,大陆将允许台湾的党派在大陆发展党员,台湾则开放同等权力给大陆,但这一时期的党派只限于吸收党员,却拥有参与对岸选举活动的权利。
通过数年的交流,两岸间的信任度大大的增强。于是,在85年7月,两岸之间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陆将福建一省单独划出,成立所谓的“特别行政省”,并与台湾组成了“海峡共同经济区”,在经济上,这两个省将实行完全自由化,而在政治上,则允许两岸党派参与到对岸县级议会选举中来。
为了这个福建特别行政省,帝国中央特别对宪法进行了修正,即特别行政省在不违背大明宪法的前提下,将拥有单独立法的权力,这个宪法修正案使得福建省得以对多处地方法律进行修改,并新增了许多新的法律条例。而台湾方面也对其“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正,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尽量使台湾与福建特别行政省在法律环境上达到平衡与共通。
当然,组建共同经济区这么大的手笔,自然会遭到朝野不少人的反对,但大势不可逆,曾纪泽利用手中的皇权和党派议会的支持,轻轻松松就平复了那些反对之声。
时间进入1第三个年头,政治上的良性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大明经济很快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截止至85年下半年,大明的工业生产总值超越了俄国,并达到了英国的三分之二强。而在某些领域。诸如通讯、航空、枪械制造等方面,大明则占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正是这些关键性的行业优势,填补了大明在工业产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