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有枪了(2 / 3)
功训练的不二选择。
俯卧撑改成了指卧撑(双手指,中指和食指支撑)锻炼手指的力量。打沙袋,踢木桩,训练反应速度,提高拳脚的击打力量,有些类似武术中的铁砂掌和铁腿功的练习方法。树干上捆上旧报纸,用双拳轮番击打,打烂的报纸沾染着战士的鲜血如同一只只翻飞起舞的蝴蝶。为提高肢体的柔韧性,拉长已基本定型的韧带,新兵被老兵安在地上‘抻筋’,一阵鬼哭狼嚎之后,操场上满是拖着腿的‘半身不遂’,叉着腿走路的鸭子兵。连里现在最忙的不是连长和指导员,而是平时闲得难受的卫生员,虽然都是些皮外伤,可是处理不好,仍然会感染。卫生员不停地给受伤的战士们皮开肉绽的伤口消毒,擦红药水,洒消炎粉,缠绷带,上趟厕所都要小跑。包扎好的战士转身又出现在训练场上,新兵们也已经由过去的被动的逼着训练,变成现在自觉的训练,因为他们看到训练场上的干部和老兵们比他们训练的要求更高,练得更刻苦,伤的更重,表率的作用往往比空洞的动员更有效。
顽强的毅力、强壮的体魄、持久的耐力,是一名侦察兵的必备条件,而这些正是在平常的摸爬滚打中养成的,一次次超越人体极限的体能训练中积累起来的,在一回回地击打里把一个个新兵蛋子锤炼成了钢铁战士。
张鹏默默地看着班里一个个伤痕累累的战友,用缠满绷带血肉模糊的双手捧着饭盆吃饭,晚上相互搀扶着爬上床,保持一个略微舒适的姿势直到天亮,即使上厕所也要两人同行,防止蹲下去就站不起来,他能做的只是悄悄地帮战友们把汗水湿透的军装洗净,把班里的内务整理好,为大家每天打好洗脸水
“加油,加油,**加油”本来只是训练间隙几个闲不住的新兵玩摔跤,后来几个老兵忍不住上前指指点点比划起来,再后来俩排长掺和进来了,就演变成一排和二排之间的摔跤比赛了,连长拿来几件跤衣,人模狗样的当起了裁判。
两个排的新兵先上场,摔了几场,互有胜负,二排派巴图葛尔上场。蒙古汉子有几个不会摔跤的,巴图葛尔据说在他们旗里的‘那达慕’上得过名次。
对阵以后,巴图葛尔听到裁判开始的号令,腾挪上去,将对手连拉带拽,使用一个“别子”,很轻松就对手甩将倒地,一排长再指派一位上来,又被他使用“切子”,一拉一拽,脚下使绊,摔倒对手并顺势压到身上,二排欢声雷动,士气大增。
一排的一班长王宝祥见排里的新兵们有点胆怯,磨磨蹭蹭的不敢上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