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坦克集团军的建立、编制和战斗能力(2 / 16)
540万吨。还生产出了若干种新型的合金钢。希特勒及其仆从在估计苏联工业的能力时犯了一个大错误。希特勒在1941年7月的一次谈话中声称:“好极了,一开始我们就消灭了俄国的装甲坦克兵和航空兵。他们是无法弥补这些损失的。”然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不仅弥补了亘大的损失,而且在武器生产方面超过了法西斯德国。在西伯利亚的艰苦条件下,人们常常在露天安装设备,建设新的工厂,在极短的时限内就开始生产包括坦克在内的技术装备。我国人民为了战胜敌人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他们为了支援前线,不仅付出了英勇的劳动,而且还献金为军队购买武器。战争年代,后方的劳动人民为国防建设捐献的现金就有160亿卢布,其中购买坦克用了58亿卢布。用这些钱制造了3052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几乎占整个战争期间生产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的1/3。乌拉尔的劳动人民组建了1个志愿的坦克军,他们用自己的钱购买了坦克和其它武器。所有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了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军队和人民的一致性。军工生产方面的成就,对提高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水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我作战部队在战场顺利完成战斗任务,并彻底战胜希特勒德国都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顺便提一下,那些资产阶级的伪造历史的人竭力贬低苏联在战争年代的军工生产的作用。他们把美国根据租借法提供的装备说成是苏联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事实驳倒了这种谎言,就拿坦克装甲车辆来说,美国提供的数量只占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的7%。显然,外援对一些战略性战役的进程和结局是没有什么重大影响的。我国在战争初期在武器装备方面遭受了巨大损失,再加上坦克生产的组织工作和大工厂东迁的工作没有完成,因此在战争的头9个月当中,是我们国家最艰苦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苏军急需战斗车辆,而盟军提供的坦克只有377辆,其中一部分是陈旧的坦克,还有一部分是换装下来的或者根本不适于在苏德战场上使用。在斯大林格勒一些决定性的战斗开始时,英美提供的坦克数量大为缩减。美国国务院顾问P?哈特霍尔在他著的《苏联的军事政策》-书中证实了这一点。他写道,西方提供给苏联的很大一部分装备“实际上是在1942年底和1943年夏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之战这一决定性转折之后提供的。”在坦克装甲车辆生产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而且特别重视中、重型坦克的生产。我们的中型坦克T-34和重型坦克KB都有一系列的改进。T-34坦克安装了威力较大的85毫米炮;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