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下战役决心(6 / 8)
实施机动。
集团军第一梯队编有维杰涅耶夫将军指挥的坦克第3军和波波夫将军指挥的近卫坦克第8军;第二梯队为杜保维将军的坦克第16军。统帅部预备队中由里亚尔斯基将军指挥的高炮第24师编成集团军的高炮群。预备队的编成情况:炮兵预备队——2个近卫火箭炮团;反坦克炮兵预备队——1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和1个营。工程兵预备队——1个工程兵营。
集团军第一梯队的每个坦克军都加强有轻型炮兵、1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1个近卫火箭炮营、1个工程一工兵营、一个重型舟桥营和2个架线排。这样加强坦克军的目的是提高其在战役纵深内独立遂行任务的能力。在与敌直接接触情况下发起进攻时,从使用炮兵的方面考虑,集团军的战役布势是有些不同的。当时曾出现相对集中使用炮兵的倾向。例如,在布达佩斯战役中,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员克拉夫钦科将军在定下突破防御的决心时,考虑到坦克集团军要在方面军第一梯队行动,用1个炮兵旅和1个近卫火箭炮旅编成了集团军炮兵群。此外,他把1个工程兵营和1个舟桥营编入了预备队。集团军还组建了快速障碍设置队,由1个工程一工兵营编成,并由汽车运载300-400枚反坦克地雷。给快速障碍设置队指定有展开地区和布雷地区。除集团军快速障碍设置队外,各军都建有快速障碍设置队,兵力为l个工兵连,也配有反坦克地雷。计划将其用在敌人坦克可能实施反冲击的方向和集团军主要集团的翼侧。在1943年的战役中,给军确定战斗任务时通常指出加强兵器、进入交战地区和进攻方向;到1944-1945年,根据经验,除指出上述内容外,还增加了在纵深内的机动性质,进攻第一日和第二日日终应占领的地区以及随后数日的可能任务。
在集团军的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的一些战役(如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参加的柏林战役,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参加的东普鲁士战役)中,司令员卡图科夫将军和沃尔斯基将军在决心中确定了军的战斗队形。这两位司令员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手里没有掌握更多的能影响战役进程的兵力兵器。在1943年的战役中,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只给第二梯队规定了行进方向,准备完成可能任务的大致时间;给预备队仅指出行进方向和在集团军战役布势中的位置;给先遣支队规定第一日日终时必须占领的地区。随后的两年,开始给第二梯队按进入战斗的地区规定此较具体的可能任务,指出了一些加强兵力转隶的程序。另给第二梯队规定了保障翼侧的任务;给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