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战役纵深内通过中间防御地区和机动(4 / 6)
保护战斗车辆,使其不致遭到装备近战反坦克兵器的坦克歼击手的袭击。在坦克之前进攻的步兵的任务之一,是及时消灭负责照明地形的敌军士兵,因为地形经照明后反坦克武器可以进行瞄准的射击。
摩托步兵与敌进行火力战,以曳光弹和信号弹为坦克指示目标。坦克在步兵之后100-150米处进攻,进行短停射击。战斗实践证明,在夜间战斗中必须特别注意保障翼侧。为此目的,向部队和兵团的翼侧派出了侦察群,还专门派出了加强有自行火炮或其它反坦克兵器的摩托步兵分队,这些分队随时准备抗击敌人的反冲击。在翼侧受坦克威胁的方向和重要道路上还派出了屏护队(2-3辆坦克或自行火炮和1个摩托步兵排)。
由空中支援坦克集团军的各兵团,对于夜间行动的顺利实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航空兵的行动。在该战役中,仅8月20和21日两个夜晚,就有143架次的飞机对贝尔拉德和罗马涅什提铁路枢纽进行了轰炸。敌人遭受很大损失,阻滞了敌预备队和军用列车的开进,加拉茨城普鲁特河上的铁路桥被破坏。
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组织夜间行动时,通常要确定夜暗时应占领的地区,规定照明保障的方法,采取迷盲敌人观察所和各种火器射手的措施,确定在障碍物中标示通路的方法以及前进路线等。拟定指挥、报知、指示目标和协同动作的信号。通常给旅下达10-12公里纵深的任务,规定任务时要尽量避免复杂的机动。给各分队按地区下达连续的任务。在《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战斗条令》中强调指出,坦克的任务应简单,尽量作纵深不大的直线运动。
战斗实践表明,为能在夜间正确指挥战斗必须:确定指挥员和司令部按时间和地区转移的程序,用规定的发光信号标示指挥和观察所、报告收集所和通信枢纽的位置,派通信军宫在冲击时节随兵团和部队行动。夜间战斗中广泛使用音响和发光信号进行通信联络,井以无线电台加以重复。为能有组织地把夜间行动转为昼间行动,集团军司令部要采取措施,加强侦察,收集有关属下兵团状况的情况。司令员进一步明确集团军的战役布势,这时特别注意保障翼侧和保持协同动作,给各兵团补充弹药、油料和其它物资器材。夜间,还组织后送伤病员。为增强兵力和保持不间断的战斗行动,使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及时进入了战斗。
因此,在大战期间,坦克集团军的各兵团曾在能见度受限制的条件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