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强渡水障碍(6 / 10)
敌人的反冲击和反突击,就要在尽量短的时限内向登陆场运送尽量多的反坦克炮兵以及哪伯是为数不多的坦克和目行火炮,同时要有航空兵对争夺登陆场的军队进行可靠的掩护。战争年代,多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利用门桥或通过桥梁渡过中等宽度或较宽的河流。因此,在彼岸夺占登陆场后,下一步行动能否成功,主要决定于是否能及时向强渡地点运来制式的渡河器材,是否能迅速构筑桥梁和门桥渡口。必须指出,在战役过程中,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是时常感到制式渡河器材之不足的,因为这些器材一般都落后于进玫的部队。在这方面,可以举出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的情况作为例子。
集团军于9月19日夜开始迅猛追击敌第52军溃逃的部队,任务是在9月24日前进在第聂伯河一线,准备从行进间强渡该河。第一梯队编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第二梯队编1个骑兵军,1个坦克旅担任预备队。第一梯队军的先遣支队以每昼夜约80公里的速度进攻,不纠缠于争夺支撑点的战斗,于9月21日中午在布克林河流弯曲部地域进至第聂伯河一线。先遣部队立即开始组织渡河。同时与当地游击队取得了联系。
9月21日夜,机械化旅的步兵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乘小船、木筏和利用其它渡河器材渡河。但由于制式渡河器材落在后面,坦克未能及时渡河。因此,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于1943年9、10月间强渡第聂伯河用了约14昼夜的时间。在维斯瓦河上比较迅速地建立起渡口,保障了两个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和第3集团军)在3昼夜内渡过该河。坦克第1集团军的近卫机械化第8军渡河用了29个小时,近卫坦克第11军用了31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渡河的有182辆坦克、11辆装甲输送车、55门火炮、94辆汽车和700名摩托化步兵。但工程器材经常不能及时到达河岸乡延迟了建立桥梁渡口的时间,甚至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集团军主力的坦克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主力抵达河岸1昼夜后才开始渡河,这就降低了进攻速度。在战争年代,除利用桥梁渡口外,坦克还广泛采取徒涉的方法渡河(如坦克第1集团军强渡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坦克第2集团军强渡西布格河等等)。在某些战役中,坦克兵团是在冰上渡河的。例如,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近卫坦克第6军的先遣支队在副军长雅库鲍夫斯基上校(现为苏联元帅)的指挥下,于l月13日抵达尼达河一线。冲锋枪手们在薄冰上渡了河,坦克和自行火炮则徒涉渡河。为使冰不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