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坦克集团军在合围战役中的行动(5 / 7)
进攻,向敌军深远后方前进。在这次战役中像在白俄罗斯战役中一样,在建立合围的对内正面的同时,建立了移动的对外正面。在战役第5天合围了敌军重兵集团(18个师),而在5昼夜里将其消灭。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是马利诺夫斯基)将70%以上的快速兵团用在合围的对外正面上。坦克第18军在合围的对内正面顺利完成任务以后,在对外正面上变更部署,并在战役上转隶给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员克拉夫钦科,以所有快速兵团在对外正面上发展进攻,以便迅速将敌人推向深远纵深,使敌军战役预备队对歼灭被围敌军不能产生任何影响,并为尔后向战役最后地区迅猛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有以下特点:合成兵团的最初突击有互大的突贯力;集中主要力量的方向是敌军防御的要害,同时是通向渡口的捷径并能切断敌军预备队的接近路;在短时间内合围并消灭重兵集团;抽调大量快速集群,包括坦克第6集团军,建立移动的合围对外正面,结果到合围敌军时,对外正面距对内正面已有85至100公里,使敌军被围集团无法与对外正面上的敌军保持协同动作。在这些日子里,也像在其他战役中一样,坦克兵表现得很出色。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在白天和黑夜,他们都表现了英勇善战。由苏联英雄舒托夫上校指挥的近卫坦克第20旅表现最为突出。近卫军们先敌攻占“佛克珊内的进出路口”,为集团军开辟了前进道路。他们消灭了敌军许多技术兵器,其中包括20辆重型坦克。共产党员舒托夫因指挥兵团有力而且个人作战勇敢,获得第二枚“金星”奖章。1944年9月12日,坦克第6集团军获得近卫军称号。在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中,合成军团向敌军后方交通线派遣坦克集团军分割敌军重兵集团并为合围敌军部分兵力创造有利条件。在前一战役中,合围了敌军勃罗得集团(8个师),在后一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向埃尔宾以北波罗的海沿岸开进,切断东普鲁士集团向西的退路。
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运用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经验,也是有教育意义的。在这次战役中,为了加快在波尔饮地域歼灭被围集团的速度,集团军将部分兵力留在已到达的贝尔加德、科尔贝格(不含)地区,从3月5日,将主力转向南方。由于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从北面,近卫骑兵第2军、波军第1集团军从东面和东南面,第3突击集团军第7军从南面和西面沿着向心方向同时突击,到3月7日日终,敌军被围集团被消灭,其中包括党卫军第10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