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集团军的人员补充(1 / 3)
在战争年代,保持和恢复坦克集团军战斗力的主要困难是补充武器装备问题,因为武器装备的损失太大。而且在一些战役中,特别是战争最后阶段的战役中,各坦克军团由于伤亡大,人员奇缺(见表33)。从表33可以看出,坦克集团军实施进攻战役时的伤亡人数占战役开始人数的7.224.9%。应当特别强调指出,摩托化步兵分队和部队的人员约占伤亡人数的90%。这是因为在进攻战役中,摩托化步兵分队参加了较激烈的战斗行动,人员伤亡比例必然增加。而坦克兵的损失则较少。在各战役中,坦克、自行火炮的战斗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比例如下: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普罗斯库罗夫一切尔诺夫策战役中为1:6,在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柏林战役中为1:4,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在奥廖尔战役中,坦克第6集团军在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东普鲁士战役中,都低于1:2。
在进攻战役的不同阶段和日子里,在战争的不同年代里,人员的伤亡是不平衡的。例如,1943年在奥廖尔战役中,坦克第2集团军平均每昼夜伤亡100人,而在个别日子里,如7月17日为282人,7月22日为452人。在第一种情况下,集团军抗击敌摩托化第10师和步兵第292师的反突击,而且敌军航空兵掌握了制空权;在第二种情况下,集团军各兵团独立突破法西斯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在柏林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平均每昼夜伤亡592人,而在1945年4月19和20日,展开争夺明谢贝格大抵抗枢纽部战斗时,伤亡为800多人,即超过每昼夜平均伤亡人数的50%。在坦克集团军的其他战役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应当指出,在1943年的各战役中,伤亡人数占最初人员的20-30%以上,而在1944-1945年,通常占10-14%。在柏林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情况则是例外,当时坦克第1集团军协同近卫第8集团军突破敌防御,并在柏林市进行战斗。统计数字表明,不能归队的减员占伤亡总数的1031.8%,而按进攻战役的平均数统计,为23-24%。坦克第4集团军在奥廖尔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和柏林战役中突破敌军防御、进行争夺登陆场战斗和大居民地战斗时,不能归队的减员最多;在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和其他战役中,各兵团实施快速机动作战时,不能归队的减员最少。总之,按照上次战争的经验,各坦克集团军不能归队的减员占伤亡总数的1/3,其余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