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章 勋章(2 / 8)
两国民族特色。
离纪念亭不远的地方是罗盛教墓地,墓前竖立着一块两丈多高的纪念碑。碑的正面中央刻着金日成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罗刚他们来到罗盛教烈士墓前,仔细嚼着题词的深刻含义,它包含着中朝两国和人们用鲜血疑结的友谊,是朝鲜领袖和人民对罗盛教最高的荣誉和赠礼,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荣和骄傲。
公祭典礼开始。
哀乐奏起。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41师师长庄严的剪断了拦在墓前的彩绸。纪念碑正面的白布幔帐随着被揭开:“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之墓”红色大字和罗盛教遗像出现在人们眼前。哀乐声中,人们低下头默哀。四周一片寂寞,秋风吹着山上的小松树,给人带来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
公祭典礼用的祭品,是按中朝两国人民的习俗摆设的:一边是中国祭品,有涂满鲜花的大馒头,画着龙纹噙着禾穗的公鸡,有颜色鲜艳用面粉制成的各色水果。这一切都出自中国北,南方高级厨师之手。另一边是朝鲜祭品,米粉蒸成的糕,饴糖,烙饼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食品,这是朝鲜阿玛妮对罗盛教的一份心意。
桌上两只粗长的白蜡烛,在阳光下冒出忽红忽白的焰火。大铁香炉里,不断添加的香木在不停地燃烧着。
141师领导代表全师指战员致词后,用低沉的声音安慰:“罗盛教同志安息吧!”
人们个个手捧鲜花排着两排长长的队伍,左右两边围着墓地开始向烈士献花。一会儿,7级高的墓地很快变成了盖满鲜花的花坛。
罗刚坐在轮椅上,在王小凤的陪护下,向罗盛教墓地严肃庄重地行了一个中国军礼。然后,由王小凤代他双手献上了一束金黄色的菊花。菊花在阳光下照射下,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公祭典礼活动结束时,罗刚与141师文工团以及中朝全体悼念人员一起高唱《歌颂罗盛教》:
我们志愿军部队里,
有一位优秀的青年团员,
他的事迹象春风传遍世界,
他的名字象春天永留人间。
亲爱的战友罗盛教,
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面。
亲爱的战友罗盛教,
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面。
……
歌声震撼山谷,久久回荡在栎沼河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