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章 归来(1 / 7)
更新时间:2012-5-16 18:49:06 字数:5155
当年,罗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左小腿被炸断,回到祖国在东北第六陆军医院做了假肢接肢手术。后来,给他发放了残废军人证书。根据有关政策罗刚在地方,可以得到相关照顾和生活补助。
当时,按惯例从部队回到地方大多数人都得到较好安排。罗刚也不例外,给他安排在县商业局。那时候在计划经济时期,商业局算是比较好的单位。后来又调入肉食水产公司供应股任股长,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肉票,成为人人都羡慕对象。罗刚这辈子人气最旺,恐怕要算这个时候了。
按照政策规定,罗刚还可以领取残废军人生活补助。可是在回来的时候,罗刚将自己的残废军人证书悄悄的收藏起来。加上接了假肢,平日走路与正常人没有多大区别,一般人竟看不出来他是残废军人。罗刚自己也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讲这些事情,他怕别人知道自己残废了另眼相看,心里不愿意当二等公民,干脆把话闷在肚子里对谁也不说。后来,还是县民政局清理抗美援朝人员档案时,及时发现了这件事情。
当时,优抚费不是很高。每位残废军人每月发放优抚费15元。罗刚领到这些钱后,总是用它去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孤寡老人。因而,受到老人们的感谢和称赞。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残废军人优抚费由1984年每人每月84元上骤步涨到300至400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废军人的关心和爱护。
而罗刚一直在关心他人。自从那次由教育局出面联系,请罗刚给中学生上辅导课。讲抗美援朝战斗故事和感受后,罗刚与学生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有时,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邀请下,经常参加他们组织的校外活动。日子长了,罗刚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校外辅导员。学校一年一度的军训动员,也请他上台讲话。因此,罗刚在学校有不少的“衔头”。什么校外“政治辅导员”,“军事顾问”等等。
早在当校外“政治辅导员”的时候,罗刚就开始投入到困难学生助学活动中。在学校推荐下,他物色了一位品学兼优,家庭生活相当困难的学生尖子余阳,作为自己的助学对象。他不会忘记那感人的一幕:
秋天天高气爽。
罗刚与其他几位助学者应邀参加了中学的助学仪式。
学校大操坪正面早已搭好了会议主席台。一幅用红纸黄字写的对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上联是“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