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章 倔强(2 / 7)
不是他个性。他从来没有在困难面前低过头畏缩过,以后也会是这样。
两位老战友了解罗刚,相信他能够战胜困难。
罗刚在两位老战友面前充满信心,请他们放心,自己会想办法找点事干。
罗刚家里。
罗刚这两天吃饭不香,睡觉不甜。他一个人在家里独自来回走动,想了老半天也想不出好办法。干体力的活自己身体吃不消,而且左脚受过伤不方便。搞点脑力事情,自己文化不高写不来。干什么好呢?想了老半天觉得还是要发挥自己长处。自己的长处就是武功,可那都是年轻时的事。要么就请人将练武的事详细写出来编成小册子,同样能发挥作用。
第二天,他找来一位以前比较熟悉的语文老师。说明缘由以后,老师被这种精神所感动答应为他免费执笔,看一看效果如何。
罗刚自然很高兴。于是,找了一个好天气,从自己练武的背景,时间和目的讲起来。他说自从懂事起就知道,父亲与一位拳师关系很好。那时候父亲是一个中医师,经常与拳师在一起讨论人的骨骼和穴位。拳师见罗刚身材结实,骨架长得好,为人诚实,办事机灵,想收他为关门徒弟。征得罗刚父亲同意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收罗刚为正宗弟子。
罗刚是个不怕吃苦的孩子,从此走上了一条习武之路。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从不间断。三年过来,罗刚已经练就一身好武艺,三,两个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的轻功很好,运气后能飞檐走壁。在平地上行走没有几个人能赶上他。不久,罗刚就出师了。
师傅见罗刚练就一身武艺,叮嘱他有机会要多报效国家。
以后,罗刚这身武艺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展现,为保家卫国立下了功勋。
由罗刚口述,那位语文老师执笔的武术册子初稿,很快就写出来了。为了提高知名度,罗刚特意请县里一位武术界威望较高的师傅,为册子写了一篇序言。
为了使册子尽快印刷成书,罗刚费尽了心思。出书要正式出版的书号,必须找出版社联系。为此,罗刚想方设法通过教育部门的熟人与出版社联系挂钩。几个回合下来,出版社答应下个月初当面商量具体事宜。罗刚听了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高兴,前段辛苦总算没有白搞。
当月月底,罗刚在那位执笔老师的陪同下,带了一些山里土特产去谈洽武术书籍出版事情。
出版社的同志听了罗刚和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