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七章 绝境(3 / 6)
原来,丈夫在街上拐了几个弯,走进一家当铺。一进当铺的店门,就与老伴攀谈起来。店老板又是递烟又是倒茶,递烟被丈夫拒绝。倒茶被丈夫用手接住了。看那热情的劲头,双方犹如交情颇深的老熟人一样随便。
看到这种情景,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回去了。
当铺里面。
罗刚与店老板正在交谈:
店老板不放心的问:“是哪个朝代的青瓷花瓶?”
罗刚是乎有点把握,说:“至少是明末清初的。”
店老板试着问对方:“是么?”
罗刚应道:“对。”
店老板点头说:“明天拿来吧。”
罗刚点点头。
第二天吃罢早饭,罗刚走进里屋,发现老伴手里捧着那只蓝花瓷罐,见到丈夫来到身边,一语不发用双手递给了他。
罗刚知道妻子晓得了自己的意图,朝她点点头,一句话也不说,双手接过兰花瓷瓶,用报纸包好后带出门去了。
原来那只蓝花瓷瓶,是妻子结婚的时候陪嫁过来的。为了生活,妻子支持丈夫的做法。
那段时间,罗刚两口子的生活拮据到了极点。有时候,罗刚从市场上称来一斤猪肉,舍不得一餐炒完,把它切成几小块,供几天伴菜炒着吃。吃饭的时候,杨铁用筷子把一片肉夹到妻子碗里,妻子又夹回到丈夫碗里。两口子来回退让,总是想让对方先吃。为了接济生活,罗刚两口子商量,将一日三餐改为两餐。早上不吃东西,中午和晚上吃两顿饭。
开始的时候,一些邻居好友见他两口子生活困难,主动借钱给他们。腾里格更是积极,三天两头往罗刚家里送这送那,连大米和食油送了多次。日子久了,罗刚感到不好意思,婉言谢绝了腾里格和亲朋好友的帮助,想来想去,先后让腾里格换掉祖传的一套银器,又到当铺当了妻子陪嫁的蓝花瓷瓶。现在,望着简陋的房屋,除了六十年代制着的几件陈旧家具外,房间里面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此时,罗刚年纪也不小了。在当地只有妹妹一家和九十多岁的岳父。外孙女出车祸后,妹妹家里也非常困难。岳父高龄多病和其儿子住在农村。在这个时候投靠亲戚不适宜。
近几年来,罗刚身体多病,治疗花去了数千元人民币。生活和疾病双重压力,使性格内向的罗刚话语更少了。他理解别人,更理解单位。多年来,县供销总社欠款近两千万元,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