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4 / 12)
手。没有了对手,他什么也不是。
当然,此刻在凌云河的心目中,魏文建还只是个能够凑合上阵的对手,还算不上强手。他突然想起了另外的几个人。那几个人像是很早以前就认识了,却又是那么的陌生,似乎跟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恩怨,其实彼此的距离又十分的遥远。那几个人既像是他的兄弟,又像是他的前进路上的障碍。他觉得自己既亲他们如手足,又视他们如劲敌,他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蔑视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事实上又恰好在灵魂深处希望自己就是他们,希望站在他们那个位置上的不是他们而是自己。他们是谭文韬、常双群、安国华、刘海文、阚珍奇、……
凌云河完全能够想象得出来,那几个家伙此刻想必也正同他一样,正在某个高地或者教室里接受命运对他们的考验,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角逐吧?他们怎么样了呢?他们会不会考砸败北?谁敢肯定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不逢时并不是他凌云河一个人,他们这一茬子兵都够倒霉的了。又是停课又是下放,一会儿造反一会儿恢复高考,该轮上的没轮上,不该轮上的全轮上了。就是当了兵也没有摊上个好天气,当年一场边境局部战争,打得全国人民热血沸腾,大江南北一起情深意切地喊起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干部苗子们本来以为从此可以在这方绿色的土地上大显身手了,岂料又兜头来了一个干部制度改革,眼看就要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没有比他们这一代更尴尬的了。
如果这一次——当然也可能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他们再与苦苦追求的那个目标失之交臂,那就说不上来是命运在故意作弄他们还是要刻意造就他们了。
是的,他凌云河真诚地渴望遇上强劲对手。他要当最好的(在职务上他追求最大的),所以他就必须首先寻找到目前是最好的作为目标。他把自己的这种追求看做是一个职业军人应有的理想,尽管他还不是一个职业军人,但是他始终都是以一个职业军人的精神来策动自己。真正杰出的人物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读过希尔各的《奋斗》,也读过弗林多纳的《英雄的历程》,他发现真正可以称之为杰出的人物都是被对手磨砺出来的,都是站在对手的肩膀上攀向顶峰的。只有有了一百分的甲,才有可能出现一百零一分的乙。在本团,是魏文建匹配着他,在J军,还是魏文建跟他此起彼伏,可是魏文建毕竟不是谭文韬也不是常双群,他和魏文建的境界只是J军的境界,所以才导致在军区只拿了第三第四。
啊,这一切都快开始了。也许,在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