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6 / 21)
难当,越是危险。谁让你工资比人家高待遇比人家好呢。说领导越大越好当,越是大原则越不费脑筋,这是不正常的。”然后又回到原先话题说:“所谓家长作风,我同意你的观点,也不全是十恶不赦。关键要看用这个风把部队往哪里刮,只要是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引导,就不妨偶尔用之。当然,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度’字一字,奥妙无穷。把握得好,是健康的,否则就是不健康的,就应该抵制。小韩你说是不是?”
韩陌阡说:“是。这是首长一贯的辩证法。”
二
同韩陌阡苦难的童少年形成鲜明对照,夏玫玫的童少年则是充满阳光的(在三年自然灾害里她不仅没有挨饿而且还有牛奶喝)。她的父母和她的二舅萧汉英都是跟随萧天英一起参加抗日队伍的老革命,也是军队的高级干部,她小小年纪就参加了“红色少年艺术团”,是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中长大的,当然也自信自己是一个天然的革命者,但是到了中学时期,在一次到郊外的学农活动中,这个革命的后代却表现得令人失望。
那天,几个孩子在麦田里发现了一只硕大癞蛤蟆,有人说这东西是害虫,应该实施无产阶级专政,胆子大的便拣起石子土块去砸,癞蛤蟆受到骚扰,夺路而逃,恰好就经过夏玫玫的身边,一看那满身疙瘩的丑陋怪物,夏玫玫腿都吓软了,当时就惨叫一声,跌跌撞撞地奔上了田埂。在此后的一个星期学农劳动中,无论老师和红卫兵中队干部怎样做工作,什么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啦,什么“祖祖辈辈打豺狼,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啦”,什么要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啦,等等,任你把嘴皮子磨破,夏玫玫死活不下麦田了,最后老师火了,说夏玫玫你还写了入团申请书,不参加劳动你能入团吗?夏玫玫低着头说,不让我入团我就不入了,反正我是不下麦田了。这件事情在十几年以后可以看成是夏玫玫在政治信仰上的第一次动摇。
十六岁那年,夏玫玫作为一个文艺人才,被特招入伍,先是在下面部队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里跳忠字舞,后来又调到军区歌舞团。星期天自然是要到舅舅家里改善伙食的,并且在萧家拥有一间卧室。萧天英只有一个前妻生下的独生女萧歌,女儿女婿都在某某军医大学工作,家里没有孩子在身边,老两口对夏玫玫格外疼爱,差不多也相当个掌上明珠,尤其是萧夫人,自己没有生过孩子,对夏玫玫爱护得更加细心,她原来跟夏玫玫的母亲就是要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