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5 / 6)
有。某某国和某某某国是我们的假设敌嘛。”凌云河说。
“这就对了。我们在训练中有我们的假设敌。但是在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某某国和某某某国的军队在干什么呢?完全可以想象,就在今天,在同一时刻,我们的假想敌也在进行同样的训练,它们同样是以我们为假想敌的。虽然不见炮火连天血肉横飞,但暗中较量并没有停止,这就是萧副司令说的,战争实际上一天也没有离开我们。只不过这种战争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和平既是战争的终极目的,也是战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只有当我们的兵力、装备和对这些装备的运用程度与他们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综合国力足以承受他们的冲击的时候,战争才会以这种训练的方式,在肉眼看不见的战线上对峙,对峙就是依靠我们的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彼此实力相当达到足以构成对峙的基础,才能相安无事。当然了,形成对峙的前提还有综合国力和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因素,但军事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诸位兄弟听明白了,是对峙而不仅仅是训练,对峙是以训练形式出现的战争。没有我们如此过硬的对峙性的训练效果,你看和平还会不会属于你?只要你一手软,这种对峙的均衡立即就会被真实的铁蹄踏得粉碎,战争就会滚滚而来……这个道理,其实大家用心一想就会明白的。”
七中队炮手精英们怔怔地看着这个来自高级机关的老韩同志,无话可说。连夏玫玫和赵湘芗也都不说话,老老实实地接受韩陌阡的雄辩。
是不一样啊,这个人就是深刻,精辟,看问题入木三分。这就不能不让你五体投地屁股朝天了。
韩陌阡说:“带着战争意识训练,和认为战争一时半会打不起来,交差似的训练,效果是不一样的,大家信不信?”
谭文韬说:“信。而且本来就应该是带着战争意识进行训练。”
韩陌阡说:“小席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谭文韬挠挠头皮说:“我记得一首诗,是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说的是西汉大将李广,在一次宿营中,疑惑前面有猛虎向他扑来,于是张弓引射。天亮之后,派人拖虎,才发现他射中的根本就不是虎,他的箭镞射进岩石里了。以后李广又多次箭射岩石,但是由于没有带着紧急敌情,再也爆发不出那么大的膂力,因此射不进去了。”
“很好。谭文韬说的这个典故很有说服力。带着战争意识训练和不带着战争意识训练,效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