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2 / 20)
向组织上开诚布公地说出事实真相,而是采用了写信的形式,单独向我一个人反映了。这个动作我认为是有谋略意味的。”
常双群的眼睛睁大了,茫然地看着韩陌阡。
韩陌阡说:“基本上判明了这封信的出处之后,我在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可以说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做事,做任何事都是要有一定的动机的,常双群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呢?我设计了许多假设,终于,其中的一个假设启发了我的思路。这个假设就是,你常双群这回是投石问路。自从指标缩减的消息被证实之后,你就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知道,你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性更小了,你甚至想就此结束。但就这样不战而退,你又不甘心,又隐隐地潜藏着最后一线希望,你把你的选择交给我韩某人再帮你选择一次,只要我韩某人对这件事情依然装糊涂,那么,你也就有可能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最后,让命运来决定你的进退去留。从形式上讲,你为什么要写信而不来当面同我谈呢?这也是一种技巧,当面谈了,那层纸就捅破了。你们都知道,韩副主任是一个很讲原则的人,既然面对面地公开了,我就不太可能继续帮你掩盖。那么,采用写信的方式,事情没有公开挑明,只要我想继续装聋作哑,那么我就可以继续装聋作哑,彼此都留有余地是不是?”
常双群怔怔地看着韩陌阡,表情僵硬。
韩陌阡依旧一脸平静,继续深入分析:“常双群你这一手来得聪明,甚至智慧。你用一封匿名信把你自己从两难境地解脱出来,却把本人拖进去了,你把难题交给了我,自己却高枕无忧地听天由命去了。”
常双群说:“韩副主任,我没想这么多,可是,也许……”
韩陌阡挥了挥手,示意常双群暂停,接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进行:“常双群啊,你可是把韩副主任折腾苦了。从接到这封匿名信之后,我可以说痛心疾首。我是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的,不客气地说,一旦查出来这封信的作者,只要我能起作用,那么,写这封信的人最后的结局绝不会比被他揭发的那个人更好。可是查来查去没头绪。我是钻进了你的圈套陷入到一个误区里了,因为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想到这是你本人玩的战术。我一遍一遍地翻大家的档案,研究笔迹,研究品行,甚至研究你们的家庭出身。后来我偶然发现,研究来研究去,手里的这些档案少了一份,就是你常双群的,它就在我的抽屉里躺着,可我就是没有想到再把它翻一翻。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打开它,但是答案已经有了。自从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