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20)
个队是我抓的,我给那些年轻人许过愿封过官,我不能失信于民。我行使我最后的权利,提出最后的请求,让这些人齐装满员地毕业。
老首长的秘书答应向老首长转达萧副司令的请求。
电话是星期三打的,星期四有了答复:“首长不表态。”
二
W军区新任司令员沈阵雨和新任政委对于七中队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电话里商量不清,沈司令员亲自到萧顾问的办公室里研究。
沈司令员最后出了个主意,让萧顾问的秘书把韩陌阡发表在《研究与探讨》上面的那篇文章用传真机传到总部几个首长手上,同时以司令员、政委、萧顾问联名的形式,向总部写了一份报告,请求保留W军区炮兵教导大队七中队预提干部指标。
这件事情来来回回地纠缠了一个礼拜,总部的几位首长还当真翻阅了韩陌阡的那篇文章,虽然觉得有些强词夺理,并且有点游离强化军队基层知识结构的大方向,但此文有些观点也不无道理。
斡旋的最后结果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再给W军区炮兵教导大队七中队增加三个预提指标。
至此,萧天英只好沉默了。
准确的讯息传到N-017,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在这半个月里,七中队的学员是在突如其来的惶惑和期盼中度过的,各种传说纷至沓来,东西南北尽是冷风。但有一条,没见谁上窜下跳,也压根儿就没有地方上窜下跳,同学之间多了许多矜持,往军人服务社和卫生所去的人明显减少了。
韩陌阡再次将学员们的档案调了出来,堆在办公桌上,用目光之犁一遍一遍地耕耘。他没有权利决定他们的进退去留,他可以做的,就是研究他们,分析他们,预测他们。但他知道,新的一轮竞争角逐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半年多,他把他们读了个透彻,品行操守,意志性格,智商才情,理想抱负,甚至于谁有胃溃疡,谁有胆结石,谁长了鸡眼,谁患了感冒,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可是,他却无法掌握他们的未来。
他越来越坚信,这是一个卓越的群体,把他们撒向炮兵部队,他们将是一支无与伦比的生力军。他不仅相信七中队,更相信他本人的关于两种文化结晶体的理论。
现在,从形式上看,所有人的档案内容大同小异,都是由一系列概念和数字组成的,而且都存在着同样的不完整——缺少一张印刷在16开50克胶版纸上的《干部任免报告表》,而这又是多么严重的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