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9 / 11)
一个人包圆了,而此时已经“阵亡”了的营长谭文韬正在一棵小树底下悠闲地乘凉。
终于,蔡德罕坚持不住了,先是听见耳朵里嗡嗡乱响,不光有电台里的,有担任导演的张陵水发出来的指令,还有炮声——炮声隆隆,天摇地动,嘴里只来得及叫声:“我也要求阵亡”,便一头栽在地上。
谭文韬见势不妙,死而复生,一跃而起,抓起电台话筒就喊医生。
当时柳敛正在山下——即以凌云河和魏文建分任连长和指导员的阵地上分发防暑降温药品,接到命令背起药包就往山上跑,跑上来迅速判明蔡德罕是急性暑热性虚脱,先给他打了一针,又灌了两瓶十滴水。十分钟后蔡德罕仍然昏迷,医生久等不来,柳敛担心延误医治会发展成为肺水肿。尽管没有处方权,但柳潋还是当机立断,给蔡德罕挂上OB-X静脉点滴,同时组织人员往山下抬。下山的时候,柳敛一只手负责担架,一只手擎着输液瓶,一步没有踩稳,从半山坡上滚了下去。
这次事件的结果是,由于抢救及时,尤其是及时地使用了OB-X,化险为夷,蔡德罕肺水肿没得上,成绩也没有拉下,病前所有作业均在良好以上。但柳敛——这个一向不为广大学员关注的大队卫生员,二十二岁、拥有五年兵龄的女兵,却被摔碎了右腿膝盖关节,成为“中华残疾人协会”的一名年轻成员。
四
七中队最后角逐的序幕于他们入队之后的第二年的八月上旬正式拉开。
考核的内容覆盖面很大,在所考核的科目中,由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原则、古代兵法理论、三大条令、行政管理、思想工作、后勤保障原则、军事体育、初级英语、兵种常识、世界军事常识等共同科目,已经根据平时积累分数基本成形,所以在决定命运的时候,就基本上是专业成绩的权衡了。
在专业考核之前,大队部下发了一份工作志向志愿表,志愿栏里有机关、分队、军事、政治、后勤、技术等栏目,异乎寻常的是,还有职务选择,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衡量,在从正排职到正营职之间进行选择。谭文韬和栗智高选择的是正连职,魏文建等四十多人选择的是副连职,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营职和排职。凌云河选择的是副营职,工种选择的是担任射击指挥的副营长,这个职务在50年代叫作营参谋长。只有一个人填报了个正营职,此人便是常双群。
然后就开始强力专业考核。剩下来刺刀见红的项目还有:射击理论、阵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