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打兔子似的(2 / 3)
路准备了十个枪管备用,子弹则是已经装链完毕盘成一堆的两千多发,基地现在制式的56式突击步枪与轻重机枪子弹通用,都是7。62毫米口径,这让后勤的供给压力小了许多。
再加上两门60毫米迫击跑和两支40毫米榴弹发射器,以阵地上的火力配置,霍路有信心在大门这儿,就让那个骑兵团留下一半来,但指挥官坚持要打一场零伤亡战斗,只是让自己坚持二十分钟后迅速乘运兵车后撤。用全装甲对付人家骑兵,霍路感叹下长官的战术猥琐,也为敌人的骑兵团遇到长官这样的对手深感悲哀,那个被俘的少校鲁尼怎么说来的?对,毫无绅士风度。
是的,钟义认为与战场上的敌人讲什么狗屁风度,是对手下士兵的不负责任,一千个敌人也比不上本方一个士兵的生命更重要,如果抛弃了所谓的绅士风度,就能赢得战争,就能减少部队的伤亡,那么,就让我更猥琐些吧!
“在长官的统率下,二战中我们南华解放军战无不胜。外界总是喜欢称近卫军司令蒋云志与在南洋痛斩马来虎山下奉文的全国林上将为南华陆军两大军神,可其实每一场大型战役的背后,都有着长官的泣血谋划。长官没有在世界军事史上获得相应的地位,我认为是不公平的,虽然他自己从不在意。”——引自《在大帝身边的日子》
战斗在1934年10月20日下午14时32分打响,澳军第三师骑兵团并没有再派出联络官,而是在距基地大门两千米的地方,直接发起了冲锋。在一战中,曾有一支澳军骑兵在英军军官的指挥下,以密集冲锋的方式,击溃了装备机枪和火炮的土耳其军队,那也是澳大利亚军队在整个一战中唯一的荣耀,因此,一战结束后,远离世界主流的澳洲骑兵一直是以那次战役为教材,传承骑兵战术。
可次,这一次他们的对手不是一群刚刚拿起武器的工人和农民,不是一群面对万马奔腾连枪都拿不稳的土耳其士兵。他们的对面,是号称陆地猛虎的中虎解放军,是有着艰苦的训练和坚定信仰的红警战士,在高举骑士剑的澳洲骑兵刚刚冲进八百米距离时,阵地上的重机枪便撕心裂肺般响了起来,碉堡中和阵地上的轻机枪也随后开火,56式班用机枪的“哒哒”声如四重奏般和谐,演奏的曲目是死神的召唤。被轻枪机击中人仰马翻还算是幸运的,最骇人的是被重机枪强大的撕扯力打的血肉横飞的倒霉蛋们,无论被击中的是马还是人,在这种密集冲锋的阵型中,倒地即意味着死亡,更多的骑兵不是亡于机枪子弹,而是惨死在同伴的铁蹄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