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天雷”滚滚(2 / 3)
。
实际上,将“天雷”计划的执行方案改为了夜间突袭,第22特勤中队在建队之初苦练的目视投弹变得毫无作用。
这件事证明了钟义的建议也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实用意义,目视投弹训练科目就是其中典型之一。这是前世美军b-29的飞行员们在空袭广岛和长岐之前的训练项目,对了应对日本列岛上空多变的气侯条件,美军不得不在雷达瞄准之外,又准备了一手目视投弹。实战中,小男孩和胖子也的确都是通过目视而并非是雷达瞄准投下去的。在长岐投下“胖子”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老道的美军投弹手在两片云彩中间的缝隙中准确的找到了长岐,并投弹成功。
可b-29上的雷达怎么能和h-41b虬龙隐身飞翼轰炸机的上先进雷达相媲美?在经历了对地扫瞄困难和下视角之殇的时代之后,帝国的军用雷达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其中英国解放之后,雷电战机上的机载雷达技术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来看,汉、美两国的新一代雷达师出同宗。
精准的地面扫瞄、夜视红外成像以及远达一百二十公里的搜索距离,h-41b上装备的蓝山-9机载雷达的性能,几乎可以比拟早期预警机上的“雷达阵”。
优异的雷达性能,也正是“天雷”计划改为夜间执行的最大保证,而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时间!
在“空中停战日”结束的那一刻发起攻击,即维护了帝国在世界上的信誉,又能让美国人无话可说!那么行动的时间就必须是凌晨左右,而夜间,同样可以让虬龙隐身轰炸机的隐身性能更好的发挥。虽然在一万五千米高空飞行,就算是白天,单凭人的肉眼亦很难发现战机的踪迹。现代空战,随着中程导弹的出现和雷达技术的发展,早已经进入了超视距时代。
22时47分,“蓝芬号”进入跑道,并发动了飞机。在塔台坐镇指挥的龙啸天上将听到了黎凡生上校的声音:“蓝芬号呼叫指挥塔,蓝芬号呼叫指挥塔,准备工作就绪,请求下达起飞命令。”
通讯器中短暂的陷入了寂静,两秒钟之后,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艾灵顿·菲尔德机场指挥塔命令,沿1号跑道向东起飞!我是龙啸天,祝大家好运!”
“是,上将!”黎上校的回答也提高了一个音调,身旁的副驾驶兼导航员和身后的武器操作员也随之一凛,听机长的意思,是龙上将亲自在塔台上指挥起飞。
23时12分,黎凡生关闭了塔台的通讯频道,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