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注定的错过(2 / 4)
。但上天也不忍这些英勇的水兵就此蒙难。
舰长及时下达了弃舰的命令。在德国海军条例中,未经舰队指挥允许,私自弃舰,舰长是要接受军事审判的。很明显,吕佐夫号舰长没有听到邓尼茨的喊声,通讯被中断的他下定了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水兵们的生命。
对于德国来讲,只要有时间,战舰可以造,但高素质的水兵并不是随时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十年空军,百年海军,他们是德国海军的未来,有他们就有希望。
吕佐夫号在渐渐的下沉,但数百名水兵大多都已经登上了逃离的小艇。邓尼茨那张流着泪的脸难得的咧嘴露出了一丝笑意。
突然,德国海军元帅仰天狂喊,“我在这里,公海舰队的旗舰在这里,来,击沉我……”
“飞鹰”们远在十数公里之外,可即便能听见,犹大飞行员们也未必会理会他。与德国唯一服役的航母相比,一名海军元帅的价值孰轻孰重?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或许,如果钟义在场,那么他一定会放弃对齐柏林号的进攻,转而击沉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更准确的说,是要杀死邓尼茨!
一艘性能谈不上先进的难产航母,在汉皇的眼里,远远比不上一名海军奇才的可怕,红盾舰队之胜,在于科技上的领先。没有“火眼”,没有德军的电子设备全面受制于犹大海军,即便是航空母舰二打一,以邓尼茨的指挥水平,以德国人的顽强和坚韧,胜利绝不会如此的轻松。凯尔特海战的结果亦证明了这一点。但无论是第二编队的攻击机飞行员们,还是红盾舰队的艾里上将,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飞鹰”们在扫清了齐柏林号周围拼死护卫的“障碍”之后,从第六个编队开始,连续出动三个编队,在不同的方向同时发动攻击。
这一次,再没有人能挽救齐柏林号,包括在水兵们的搀扶下,几近崩溃仍在狂吼的邓尼茨。
有五枚“海矛”击中了德国航母,这样的打击力其实足以将齐柏林号击沉三次,没有悬念的,齐柏林号开始下沉。舰上的水兵们无视了其他战舰打出的弃舰旗语,一千四百多名德国第一代航母水兵随着格拉芙·齐柏林这个伟大的名字,一同沉入了大西洋海底。
电子通讯被中断,古老的旗语也没有能够救出那一千多名德国最精锐的水兵,齐柏林号最终还是被击沉,邓尼茨仿佛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瘫坐在旗舰上二层甲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