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个人的战斗(3 / 4)
长248公里,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甚至还把许多村庄一劈两半,有好多当地女儿嫁得远,嫁到十里之外,被这条三八线一分,结果父女几十年不得相见;有的兄弟分家,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被这条线一分,兄弟之间变成了外国人和内国人,几十年不得往来。不过,迪安同学这条线画得还算公平,把朝鲜半岛劈成了面积差不多相等的两半。
迪安同学是美国顶顶有名的五星上将,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助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全世界瞬间一片欢腾。
美国早已提前得知日本投降情报,4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在朝鲜的受降问题。
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麦克洛伊便请年轻的参谋迪安快去休息室,限30分钟之内搞出一条“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弄出来的?迪安同学在休息室汗下如雨,不知怎么弄,最后两名美军上校建议他把地图对折起来,中间画一条线,不就平分了?
迪安同学一看手表,只有几秒钟了,于是他对折地图,再用铅笔随手一画,任务完成。美国高层一看很公平,又正好在北纬38度附近,就把这条线叫做三八线。
杜鲁门总统亲自批准了这条三八线,并报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苏联的斯大林,想以此确定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
斯大林此时已率军冲过了三八线,由是提出两个条件:要我同意三八线,第一个条件,将属于日本的整个千岛屿群岛屿交给苏联军队;第二将属于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给苏联军队。
杜鲁门总统对第一个条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个条件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美国要独占日本,决不让步。一番争吵之后,斯大林同意了。
千岛屿群岛屿由苏联受降,结果,千岛屿群岛屿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小岛?(本作者不敢评论,怕引起国际纠纷)
美苏势力围着这条三八线不断争斗。历史证明,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