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水淹七军之机动防御(4 / 5)
下,一定会尽全军追击!”我说道。
“可是,如何能大量杀伤美军,又让他们止步不前呢?”众人问道。
“我不知道!”我实话实说。
“你,不是等于没说吗?”众人叹道。
“不。我不知道。但有一个人肯定知道。给我一枝笔!”我说道。
一个参谋连忙给我一枝笔,一张纸。
我拿起笔。“唰唰”写了几行字。
“邓总,请用最大功率的电台,往这个频率发一封电报。并将回电译出来,密电码在下面!”我笑道。
半个小时后,一个参谋急走进来,将一封电报纸交给我。
“可采用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方法,实施机动防御。”
电报没头没尾,就一句话。
众人看了一会,不思其解。
我略一思索,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精要。
1944年版的前苏联红军野战条令规定:“机动防御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使敌人遭到伤害,从而保护己军力量。”
现代意义上机动防御的典型特征为,攻势歼敌。
这兵力前重后轻,容易理解。
火力前重后轻指什么呢?
有了,我明白了。
志愿军部队装备差,自动火器少。象三八步枪,一分钟只能打15发。而敌人的m1步枪,不用拉枪栓,六秒钟就可以打二个弹夹16发。
为了达成一定的火力密度,志愿军人就得用多点,二十支步枪的火力,才抵得上一挺机枪!
所以,结合志愿军的实际,这回电中的“前重”,明显是迫击炮、山炮、重机枪。
“我明白了!”我说道。
“快说!”众人齐道。
**,这么急!
“林总的意思是,我军的防守阵地。该放一个营的,就放一个连,该放一个连的,就放一个排,该放一个排的,就放一个班。将重武器集中在一线。炸药包、爆破筒、反坦克手雷对付坦克。迫击炮、重机枪对付敌人冲锋的第一梯队,山炮集中火力打敌人第二梯队!”我说道。
“有理。是不是我在一线只布置116师。另二个师布置在后面?”吴军长说道。
“对,就是这样!这样,你的部队就多了,而伤亡就少了!”我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