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和平的代价(4 / 5)
“远东兵团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这样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很有利。不管是打是和我们都占有很大的主动。”周恩来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只是贝加尔湖以东,直到鄂霍次克海的克普拉,北纬53度以南全部占领,这地方太大了,我们一时消化不了”
“解决了苏联远东地区的那50多万军队,苏联在贝加尔湖以东,直到鄂霍次克海的克普拉,北纬53度以南就没有了什么可打之兵喽。”最高首长一面看着地图一面说:“象这种规模的战争我们不能总发动嘛,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打了,先吃下去,消化不了,让各省市、各部委条条块块大家一起来吃,慢慢的消化嘛。”
“现代化的战争进行的速度很快,不过消耗也十分的惊人”周恩来这个中国的大管家有些担心但表情非常平静的说道,“仅这十几天的战争消耗,就几百亿人民币,相当于整个1956年对印度反击战的10多倍。而且整个运输线情况也接近饱和。”
最高首长微微的点了点说:“对手不一样,使用的手段也不一样,为了收回过去我们所丧失的这些领土,为中国的子孙万代开拓出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个代价不算大。这点消耗我们还是能承受得起的。”
“才几百亿人民币?值太值了”李大为带着后世那种商品经济形成的思维笑呵呵的插话说:“我们花这么一点点钱,不算什么。我们得到了多少?我们得到的不算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所包含的资源,就是从沙俄到苏联几百年来在远东地区的总投资这可是一笔数都数不请的巨额财产呀,我们的支出和我们的收入恐怕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就是在后世生产出来的大名鼎鼎的苏凯系列战斗飞机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和生产出来基洛级柴电常规潜艇的共青城克斯曼斯克船厂,就我们这点战争支出恐怕连其中的一个厂都买不下来。更不要说还外带这些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了。”
李大为接着说:“苏联现在急,我们用不着急,能拖就拖,邓峰说的对,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受任何限制,加快进攻速度,能多占一尺占一尺,能多占一寸占一寸,在停战之前,最大限度的攻城掠地,多占领地盘。要我看我们还有很大的战争潜力,我们这次仅动用了北方三个战区和远东兵团的力量。现在我们占有绝对的制空权,运输不足可以动员一些地方上的运力把所有的运输机全开动,这次光缴获的苏联运输机和直升机就老了,把航校的那些学员都派出去,都用上。”
“呵,呵,呵”最高首长看着李大为笑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