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解放军远东舰队教导学校(2 / 5)
出国门的军种,是执行和支持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也是国家塑造有利海上安全环境的战略性军种。组建起一支能在12小时内实现对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实施快速有效的打击,舰队保障中国的海上贸易和石油通道的安全,保护国家在海外资产和人员的安全。成了邓峰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具备两个先决的条件之一,一个是在世界各地建立以飞机飞行半径相连接的军事基地,但要做到这点,存在一系列诸多的政治、外交等问题,这一点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而且驻外基地的费用高昂,并且受到基地主权国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另一个条件就是,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和海外的补给基地。这一条相对的简单一些。海军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海军建设是个投资周期长,建设速度慢的军种。而且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海上各种情况的处置也要有一个多年积累的过程。
硬件——舰船的建设对现在的中国来说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基地带来的大量技术资料,加上那些从日本战后战争赔款顶账来的那30多万劳务人员,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就是来自日本的各大造船厂,参加过包括日本二战时航母在内的各种舰船的设计和制造,那时的舰船和现在中国所建的以导弹为主的舰船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在总体结构上还是大同小异的。
日本那些劳务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极为纯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些人工作认真,吃苦耐劳,技术精湛,综合技术素质绝大多数在中国人之上。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日本的第二产业完全被中国拆出,回国也只能改行,所以他们都以优秀的表现,争取加入中国国籍,加之中华民族特有的博大胸怀和对异民族容纳的能力,这些日本劳务人员在劳务期满后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这个社会,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以其优异的表现,取得了中国的姓氏,加入了中国国籍,而且把第一血缘关系的家属也带到了中国。如果克服口音上的差别没有知道自己的同事曾是日本人。
但发展海军只有舰船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合格的舰船操作管理人员来操作这些舰船才能形成战斗力,海军是个技术性极强的兵种,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中国人民海军的主要技术力量是来自于国民党起义的海军,但人数太少,合格的海军舰艇人员已成了制约中国人民海军发展的主要瓶颈。
现在中国占领了远东地区,拿下了海参崴和苏维埃港等海军基地,夺取了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