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火线上岗(3 / 4)
,你可以先到飞机厂去找一所的研发队伍。最近歼教七原型机应该是在这边组装。”
果然,0011基地再大也瞒不过基地内部人。有些什么大项目都明白,一般都能猜到些进度。况且当年歼教七项目成都0420厂也和0011基地争抢好久,基地内部关注度可不低,发动机厂知道飞机进度也就不足奇。
“那好,我们就先去报道,下午再过来。”杨辉叫上杨月提起行李下火车,向车间走过去。
话说中国三线建设时各种基地技术都一般,唯一说的过去的就是地盘大。君不见后世众多落魄军工厂,到了城市发展要搬迁的时候一下子就富裕起来。
为什么?就是厂区地大,当地政府搬迁补偿费用直接就超过工厂除土地外的资产也不是没有。换个地方地皮又便宜,剩下的钱加上国家再补贴些,工厂直接就可以进行升级了。
随着指引很快就找到飞机组装车间,一路上被盘问次数不老上,登记了好几次,终于找到了一所的队伍了。
“干什的。”一个正在给飞机平尾蒙皮打铆钉的工人站起来,看见两个陌生人向车间里望过去警惕的问道。
工人阶级警惕性果然高。杨月没等杨辉开口便回答到:“我是坐黎阳厂送货车过来报道的,章队长说让我先来找这边组装车间的一所负责人。”
“你是到一所报道的?”工人还是有些怀疑。
“是的,麻烦您帮我叫一下吧!我有资料证明。”
工人看了看两人年轻人也不像什么间谍,便说道:“你们两就在这里不准乱跑,不准乱看。我去帮你们叫一下于总。”说完便快步向里面走去。
看来吴老是亲自坐镇在这边总装,很快就随着工人来了个满头白发,但精神饱满的老人。看来这就是于老了,共和国的老一辈飞机设计师,和十号工程宋总师他们是同一辈的老设计师,他主持、组织完成0011基地的歼6甲全天候飞机、歼教7飞机、歼教7P型飞机设计研制工作。
老人看了看两人,想必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
“你们是来报道得?东西拿来我看看。”
说着伸出手拿资料,没有一点废话。
杨月递上一早就拿出来的资料袋,说道:“我是南航来报名的,旁边这位是陪我过来的,他是二所的。”
杨月一下就把杨辉也介绍了,恐怕她也是怕于总师像唐科长一样要杨辉的资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