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沈记布庄(3 / 6)
要多上好些倍呢!”
璧容听了连连点头,科可心下尚有疑问,便道:“这沈记布庄这么大,难道没有绣娘吗?”
“有是有,不过他家是以染布织布为主的,成衣倒是不怎么好卖,绣娘自然也没有几个。”
璧容细一琢磨,想到做衣服这种事情平民小户自是都会做的,至于大户家里也都是自买了布料请了裁缝上门来量体裁衣。对于秀莲的想法她也是极为赞成的,省了霍老二在中间占的大头,他们自是能赚的多些,只是这沈记布庄未必肯看得上他们这些小溜的买卖,还得要做些旁人做不出的好东西来才好。
一连几日,璧容都没闲着,只每日必盯着天业背书描红外,余下时间全用来做女红。因着从霍老二那接的活计少,两人仅三日便大致做完。秀莲说后天镇里有集,已和郑天旺说好了。
于是璧容和秀莲紧着手,捡着几块红色的长布料,做了两个桌旗,秀莲负责裁剪、绷边,璧容只专心绣图样。一块用金线绣了团花喜字居中,并蒂芙蓉作纹,这是较为普通的绣样,毫差仅是针脚的细密。另一块则是用了苏绣中最负盛名的“画绣”,只这一块就足足一天并一个下午未曾眨眼。金线绣了飞凤牡丹,银线绣了藤纹作边,末了一侧又拿金线绣了两行字:琴瑟和鸣鸳鸯配,绵绵瓜瓞步云梯。又给两块拴上了永结同心的结子,便大功告成。
璧容只可惜自己的画功未能得父亲真传,但在秀莲等人眼中,却是被这一幅璀璨夺目的凤穿牡丹惊了眼。
待到赶集那日,却说一清早宋金武便牵着牛车来敲了门,璧容没成想他也跟着,惊讶之余不免有些尴尬难言,郑天旺此前已从秀莲那里知道了宋金武的心思,因此也是一味地想要攒和两人,日前听了宋金武说也去镇上,便和他商量了一起同去。
惠安镇不甚大,又逢赶集日,两三丈宽的街市上两旁各有商贩无数,除却当铺、米铺等一干铺子,又有茶摊、面摊、农家卖粮食蔬菜铺摆的地毯……沿街叫卖各色步番令人眼花缭乱,身边偶尔经过几个卖糖葫芦的小贩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宋金武把车赶到沈记布庄停下,待璧容三人下了车,宋金武跟郑天旺约好了一会见面的时间地点,径自赶了车去南街的福轩酒楼卖打猎来的一头野猪和几只兔子。
郑天旺不免又说了好些宋金武能干的话,诸如幼时八岁就敢独自上山,十二岁就猎得了一只山狸云云,璧容无奈地晃晃头,只道是家里人都开始学上了说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