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秦淮灯会(3 / 5)
为典雅,船顶上悬着四个六角纱绸宫灯,如意纹的挂落飞罩,里面摆着一张四脚茶桌,桌上放着一壶刚烫好的热茶,几样有名的秦淮小点。
璧容轻轻地掀开帘子朝外看,外面华灯映水,游民如织。河畔两岸楼宇林立,飞檐漏窗,雕梁画栋。
沈君佑见她兴致高,乐于给她做起了向导:“沿着这条河一直往东边走就是秦淮河的龙头,站在九龙桥上远眺,这河上的一切美景便可以尽收眼底。”
沈君佑又给他讲起了九龙桥的来历,璧容听得津津有味,险些以为他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船临近岸边时,有人瞧见了他们这艘船,忍不住惊叹道:“这是哪家贵人的画舫,可真是漂亮,你瞧那船上的幔子,是扯的上好的妆花缎子吧。”
“诶,可不是嘛,我瞅着像是隆和记的东西,你看这彻幅的花样,也就隆和记织的出来。”
话音才落下就被人否定了。
“你睁大了眼睛仔细看看,隆和记什么时候出过这样的新鲜样子啊。”
这只画舫上的幔子都是沈君佑特地装上的,样子是一幅邀月起舞图,在水波浩荡的河水里,画舫里的灯照上去,从外面看恍如真的在起舞一样。
船靠了岸,沈君佑扶了璧容的手出去。
人群里有认识沈君佑的,走过来打招呼。
“哟,这不是沈二爷吗,这位可是二奶奶?”见沈君佑点头,那人忙向璧容见了个礼,道了句二奶奶贵安。
“小人是荣平斋的二掌柜周茂生,我们少东家正在里面吃饭呢,还有飞仙阁的廖东家,广昌记的冯大掌柜都在呢。”那叫周茂生的又问道:“您可订了座位?这个时候座位可是紧的很呢。”
沈君佑客气地同他笑笑,唯一抱拳道:“有劳周二掌柜费心了,只是带夫人过来尝尝正宗的金陵菜。”
周茂生见状忙侧身腾出了道来,还招手叫了酒楼的伙计来领他们进去。
等他们进去了,人群里才有人问周茂生:“周二掌柜,方才那位爷是什么来路?”
“忻州沈记布庄的东家。”周茂生抚着胡子道。
他和这人本来没什么交情,可他们家老东家不知怎么对这个人颇为看重。
想想也不过就是去年夏天隆和记和广昌记闹得最凶的那会儿,江口的潘家货栈从山西运了些沈记的妆花纱来卖,小赚了一笔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