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码(4 / 14)
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身高体壮,力大无穷,身上都是硬邦邦的腱子肉。俗话说,身大力不亏,你练多少年功夫,也不一定能有项羽这身体条件。要不现在拳击散打比赛都分公斤级呢,百十来斤一瘦弱汉子对付泰森,他站着不动你也打不倒他呀。
除了天生神力之外,项羽和那些街头古惑仔一样,没少进行实战演练。项羽叔父二人本生活在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后来项梁杀了人,便带着项羽一起逃到吴中避难,没多久,“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籍就是项羽,项羽本名项籍,字羽。)所谓“吴中子弟”,肯定不是什么等闲之辈,老百姓家的孩子不叫子弟,都叫狗剩、臭蛋的,没那资格,“子弟”一定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穷文富武,都练过几下子,有事没事都要惹个事或者上街调戏个妇女啥的。这样的人能害怕项羽,估计没少和他交手,而且有聚众斗殴的可能。所以项羽没少进行实战操练,出拳快、准、狠,抄砖头、抡板凳,戳眼、踢裆、掐脖子,这样练出来的都是实用的功夫。项羽“才气过人”、天赋异禀,身体素质杠杠的,没法不成为老大。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学生时代的项羽:他是一个充满热情,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人。他求知欲极强,渴望拥有真本领;他的好胜心也很强,有着超人一等的愿望;他活泼好动、生性豪爽,不会在小事小节上过多纠结;他有自己的主见、思维灵活,对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认识,而且这个认识别人很难改变。
同时,项羽又是一个叛逆的人。他不愿意循规蹈矩,不愿意按照前人的老路子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总是试图找到一条便利的捷径,但他又脱离不开传统的框架;他做事没有恒心,毅力也不是很坚定。项羽总是在这两者之间徘徊,既想有所突破却又往往囿于困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两者的冲突不断闪现,所以他可以破釜沉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会在火烧咸阳后选择衣锦还乡,向家乡父老炫耀他的风光。
总之,项羽不能算是个好学生,但可以勉强算作一个有个性的学生。
【3.刘邦的知识来自哪里】
刘邦没有项羽的条件,项羽毕竟曾是楚国的贵族,世代为将军,虽说后来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邦依然不能望其项背,他就是个普通的庄户人家的孩子,而且家境贫寒,连吃饭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自然没有项羽学文、学武、学万人敌的资本,更没有项羽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的资本。不过这样也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