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风·隐忍与张扬(1 / 13)
【1.性格与作风】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他的作风上。这个作风不专指男女关系的那种生活作风,放荡或是保守。现在它更多地被用在工作上,是一种对待工作或处理事情的态度,作风粗暴、作风严谨、作风硬、作风软,等等。有时也指喝酒,为了向领导表忠心,或是留个好印象,本来没有酒量,二两半一小碗的67度老白干仰脖就灌,冒着胃出血的危险得到领导的首肯或是赞许的目光,那心情定然也像灼烧的酒一样火热,即便没被酒呛出眼泪,也会被感动得流下热泪。因为领导夸你作风硬。
抛开喝酒不说,那毕竟上得了酒桌上不了台面,就说工作,其实也和喝酒差不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犹如不能喝酒而敢于一饮而尽,这就是作风过硬;反之就是不能喝也不敢喝,就是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是作风软。
作风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此人性格直爽,脾气火爆,体现出的作风就会急促、硬朗;彼人性格温和,脾气柔顺,作风也会绵软、和顺。当然也有例外,外柔内刚或者外刚内柔的也不少,也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平时看着柔柔弱弱的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表现得很坚定,而那些平时咋咋呼呼的,关键时刻也会掉链子。毕竟人是复杂的,环境也是多变的,不是靠哪一点就可以定性的。
人的作风还和他的内心想法有关,受内心支配,表现出来就不一样。进入咸阳,刘邦和项羽便表现出不同的作风:刘邦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项羽火烧咸阳,杀光抢光。这都给人留下极强的感官冲击:一个至阴至柔,一个至阳至刚;一个慢条斯理,像一个狡猾冷静的老辣政客;一个风风火火,像一个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
【2.约法三章与火烧咸阳】
刘邦是反秦诸侯中最先进入关中的,面对金碧辉煌的咸阳宫,想到几年前看到秦始皇威风出行时的感慨,大有功成名就、天遂人愿的惬意。尽管十分不情愿,刘邦最终还是听从樊哙、张良的建议,抵制住了强烈的物质诱惑,把金银珠宝全部封存,然后大手一挥,回军灞上。
一旦忍痛割爱,刘邦接下来的表现便十分清醒了,他把关中一带有头有脸的头面人物召集起来,给他们开了个会。会上,刘邦作了重要讲话,介绍了自己是打哪儿来的,以前是干什么的,同时也介绍了自己一路闯关的光辉历程,声音几度哽咽,讲话屡屡中断。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