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气量·鸿门宴疑云(11 / 16)
刘邦叙叙旧,并进一步拉近关系,将其收于麾下。范增想杀刘邦,多次挤眉弄眼,项羽再傻也不会看不出来,但他没作理会,态度十分明确:就是把刘邦当朋友了。而后项庄舞剑,项羽并不知道是范增的授意,所以欣然允诺,光喝酒也没意思,也该来点助兴节目。后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懂武术,不会看不出来,项伯护着刘邦,项羽也不会看不出来。但叔叔挡侄子,侄子自然无法得手,所以这事也没必要点破。宴席,还是要讲究和谐友好的气氛,说出来就尴尬了。
然后,樊哙闯营,项羽大度。樊哙闯营是张良一手导演的,和范增让项庄舞剑如出一辙,都是小人之心。蹊跷的是,项羽对樊哙如此鲁莽的行为并没有责怪,也没有生气,而是大加赞赏,还赐酒赐肉,连呼壮士。其实这也是项羽诚意的一种体现,他是让刘邦知道:我并不想杀你。否则樊哙如此大不敬,就是不军法处置,起码也得轰出去吧。我不这样做,是给你刘邦面子,是拿你当真心朋友看,并且我还要告诉你:你是安全的。别屁股底下跟扎了根针似的。
最后,刘邦尿遁,项羽满足。刘邦尿遁后,张良回到帐中,项羽问:“沛公安在?”刘邦哪里去了?张良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说刘邦见项王你有督责其过之意,觉得不好意思,因此先走一步,现在估计已回到军中了(瞧这速度)。项羽于是不再多问。
项羽对刘邦尿遁反应如此淡漠,按说是不应该的。不辞而别,连个招呼也不打,项羽应该生气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项羽知道刘邦怕了,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点张良其实也点到了,“有意督过之”,还是说刘邦怕了。
项羽不想要刘邦的命,其实从哪个环节都可以看出来。刘邦带着百十号人去项羽大营,项羽要想杀他那是易如反掌,一声令下,全都得剁成肉酱。樊哙闯宴,大家以为刘邦安全了,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否则他就不用尿遁了,以项羽的本事,再加上两个樊哙也未必是对手,况且这毕竟是在项羽的大营中,一个樊哙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还有,项羽要真想杀刘邦,你跑回灞上也白搭,大军过去一扫,刘邦也就没命了,鸿门宴之前项羽不就想这么干来着吗?说到底,项羽还是没打算杀刘邦。
【6.被误会的爆脾气】
在整个鸿门宴中,大家对项羽的行为感到很疑惑。疑惑的原因是:他的表现差强人意,与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有出入。或者说,他的做法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甚至还有人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