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才·被重视的快感 (2)(1 / 4)
除了在金钱、封地上不吝啬,刘邦不吝啬的还有态度。对人才重视的态度。比如争取黥布,在并无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刘邦仍会派出使团,做最大努力的争取。刘邦舍得下本钱,对方就有被重视的感觉。人都是喜欢被称赞、被欣赏的,人越被称赞、越被欣赏,就会越兴奋,就会刺激才智的发挥,甚至会超水平发挥。这个很好理解,对孩子鼓励总比挖苦来得管用。大人和孩子是一样的,没有哪一个人一天不受点气就不舒服,除非他大脑短路。
第四,刘邦性格大众。关于这一点,现在有个词,使用极其广泛,就是亲和力。其实亲和力就是大众化的一种体现。领导用的人,永远是性格对路的人。刘邦脾气随性,这就让他的选择范围变得十分广泛。刘邦的追随者可谓多矣。有老百姓(徙人)、有小吏(萧何、曹参),有儒生(郦食其)、有草寇(彭越)、有世家子弟(张良),各色人等,不一而足。刘邦的性格如果不大众化,是不会有这么好的人缘和亲和力的。刘邦和谁都能在一起共事。不像项羽,性格孤傲,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
第五,刘邦有行政经验。刘邦曾经为吏,做过秦朝的泗水亭长,虽说不起眼,但也属于官差,是少不了和官府打交道的,耳濡目染,也颇得为政之道。
【6.亲信法则】
领导离不开亲信,因为有些事是不方便自己去做的,有的领导说自己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其实都是违心的话,除非他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每个领导都会有亲信,只是有些亲信是明的,比如秘书、司机。有的亲信是暗的,表面和领导关系一般,私下却联系得非常紧密。
做下属的,总会想着成为领导离不开的亲信,这样才有成就感,在其他人面前也有吹嘘和炫耀的资本。最成功的领导,会让每个下属都觉得自己是亲信,这样的领导往往被冠以平易近人、极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名号。这样的领导获取亲信的方法也许很简单,有时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问候,或者是一次对等的寒暄,仅此而已。但这些,已足以让对方有亲信的感觉,甚至会感动到心甘情愿地替领导去做任何事而乐不可支。
这事听着并不复杂,却不是任何领导都能做到的,因为它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什么衡量标准,它只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一种温暖的感觉。其实,这就是领导的艺术。刘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性格随性,可以随意调侃,甚至是取笑别人,这正好消除了和属下的距离感,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