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17 / 24)
太宗游猎图》在这些方面做得真的是非常到位。”
“那你怎么知道这幅画是明清时期画的?”
“首先来说,鉴定一幅古画,讲究考和鉴,考就是在故纸堆里找这位画家的关于这幅画的记载,比如,他的诗文,他在二十四史的传记中相关事迹的记载等等。原来宋朝人都以为《唐明皇幸蜀图》是李思训的作品,但是后来根据史料做了年代推算,李思训早在唐玄宗登基前就死了,他怎么会画出唐玄宗到蜀地的画来呢?这就叫考,考出来了伪作。而我在史料中根本没有找到阎立本画过什么《太宗游猎图》,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阎立本就没有画过这幅画,但我们也并不能用考证方面的知识来判断这幅画到底是不是伪作。”
“那该怎么办?”
“所以,只能用鉴的方法,鉴说白了就是比较。跟那些宋朝的摹本进行比较,看这幅作品有没有那种统一的风格存在。你看过王大山的那个《鉴宝》节目吗?”
“因为跟他算是朋友,所以总要看一下的。”
“那里头的专家鉴定画作的时候,常会说一句话,记得吗?”
刘胜利摇了摇头。
吴老板又是一笑,“他们会说,这个跟作者的风格相差甚远,形似神不似,所以是伪作。”
“嗯,这句话我确实听过。”刘胜利不住地点头,其实他根本没有看过《鉴宝》节目,不过他却演得十分真实,就连一旁的张芃也跟着点头。
“其实他们说的不过是些屁话!”吴老板的话说的越来越有劲,“因为过去找画家求画的人很多,而一些画家本身就是大官僚,又不好驳了好友的面子,所以常常总是应付两笔了事。这些作品其实是真迹,只不过在艺术构思和布局上相对潦草,而这样的作品很多竟然被有些专家误诊,做了伪作的判断,这是不负责任的。还有一些人是有人代笔,比如,最有名的唐伯虎,就是由他的老师周臣代笔,而周臣的画作比起唐伯虎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代笔者的作品难道就要统一被认为是赝品吗?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光说什么形似神不似的,解决不了画作价值的根本问题。而你的这幅画,就是画作中伪作的精品。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和阎立本的风格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有更为超越的地方。但这幅画作有个惊人的缺陷。”
“是什么?”刘胜利做出听得出神的样子来。
“问题出在了绢纸上,宋代的绢纸,绢细匀而厚密。但是由于其有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