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愤青的任务是改变世界(2)(6 / 7)
余杭生?那不是我大师兄吗,吕导最欣赏的大弟子,怎么突然挖起许格菲的陈年旧事?
陆判说,余老莲的这个“星闻莲博”可是大名鼎鼎的,那些二三流艺人自荐的猛料,多得还贴不过来呢,他主动去挖一个半年前的旧闻,显然是有目的的。许格菲更绝,干脆剥了皮索性把肠子也拽出来晾。她要趁热打铁,把余杭生告上法庭。因为明显的事先协定,她完全没机会打赢官司,所以没有律师接,她就找到我们了,因为她听说“我们专门接别人不敢接的案子”。
那你们真的接了?
陆判摇了摇头,没有,我对她说,我们是接别人不敢接的案子,但从来不接别人不屑于接的案子。
我把这事告诉了师姐,师姐好像一点也不奇怪。
我问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她说:“是早就猜到了。早在熊士高家的那天,熊士高信誓旦旦地要筹建文学社会学教研室,我就知道迟早咱们吕导会动手的。”
经过一年的暗战,吕导终于如愿以偿,成了我们这个百年老系的系主任。
吕导上任以后主要的兴趣就是和大师兄余杭生商量怎么让中文系出位,怎么成为话题。
先是招收某出口转内销的A货女影星来读博士,后来被网友肉搜了一下,发现该影星没有硕士文凭,顶多先读硕士。但女影星觉得花三年时间才拿一个硕士,效率太低,就听了经纪人的,去加拿大读社区大学的博士去了。
某老师的博客上喜欢谈风月,经常连篇累牍地讲他经历过的一次一次风格万变的罗曼史。大内说,这个人典型的中老年男版芙蓉,超级自恋。猫朝他叫一声,他也觉得猫对他有意思了。但很多不知就里的男孩女孩对他很崇拜,每有新帖,后面都跟了几百层的高楼。媒体和网络对他也莫名其妙地兴趣盎然起来,称他为当代的徐志摩、胡兰成。吕导慧眼独具地发现了这个人的价值,还把他的博客链接到我们系的主页显眼位置。虽然系内常有学生在这位情圣的办公室门上用荧光笔写着徐自摸、胡滥情,但吕导坚持在各种场合将其作为系内名人给他发言的机会。
吕导经常在系内开大会时提醒所有人,咱们系已经今非昔比了,不是想当然的老大了。在教育部的排名里已经是小二了,如果再不搞出点名堂来,就要做小三了。
堂堂京大中文系做小三可是太尴尬了。还别不服气,你看人家“吓大”的,出了个电视上讲三国的,人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