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洋两岸 (3)(2 / 19)
“查尔斯上校,渡过一条无论多宽的河同进行一次两栖登陆,无论如何不能相提并论。如您所知:渡河的失败仅仅是一次挫败,而登陆的失败却是一场灾难。
“由于您和其他官兵的英勇,我们在吉尔伯特免遭灾难。轻敌和大意是军人的大忌。我们在战略计划上尽可能地大胆,出敌意料,战术计划上则要求尽可能细致和全面。作战的时候,随机应变,全力以赴,务期求胜。美国军队成立近一百七十年来,未遭大败,我以为是尽量做到这几条的。由于您的表现,我已经向国会推荐给您颁发荣誉勋章。”
※※※
紫天鹅绒的幕布拉开,一阵悦耳的乐声传来,打断了惠特尼的思路。他的注意力被舞台上的女主角吸引过去。他拿起节目单,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同美国的现实相差太远。他们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盘上象野蛮人一样摸爬滚打的时候,美国依然有艺术,有夜生活,有明星,有捧角,有文明所给予的一切。
这出歌剧是老戏,原名叫《丁香花绿》。最早的演出在十三年前,不知怎的不对当时人们的胃口——当时正逢大萧条,谁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一出维多利亚式的轻歌剧,它仅演了六十四场就砸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两位潦倒的导演——他们怎么没被征兵拉走——把《丁香花绿》加工回炉,改头换面,重新命名为《俄克拉荷马州》,据它的导演罗杰斯和哈默斯坦对报界说:他们敢用最后一块美元打赌,这次一准成功。
正在唱歌的女主角长着圆圆的脸,亚麻色的头发——在灯光下似乎是棕色的,嗓子很甜,动作虽有些笨拙,媚眼却频频闪动。她叫苏珊娜,才二十四岁。节目单上摘录了戏曲界报刊对她的赞美词。因此,每逢苏珊娜唱到妙处,总有些她的崇拜者起劲地鼓掌。
从《俄克拉荷马州》使惠特尼联想到一艘旧式的美国战列舰的名字,它已经在珍珠港被日本飞机炸到烂泥中了。惠特尼一度熟悉的艺术生活现在竟感到陌生,他在灯红酒绿的首都,同珠光宝气的贵妇人们一起听歌赏舞,感到是对战死者和伤残者的亵渎。他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轻歌剧和轻喜剧,在军校的时候还有“艺术评论家”的美名。公平而论,《俄克拉荷马州》在轻歌剧中不算最优秀的。它的打击乐多得刺耳,号也集中在高音区,丧失了柔软和圆润。它受欢迎,反映了国内战时的调子,不是太尖就是太哀。
陪惠特尼一起来的是他的一位西点同学汤普森中校,他现在正在海军里搞密码破译工作。汤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