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义结金兰 拈花赏剑 (1)(21 / 22)
筱见他气宇高素,健仆捧剑随行,看来也是好剑之人,当下与之契阔交谈,两人虽年纪有别,却是志趣向投,一见如故,谈到兴处,拔剑飞斛,结为忘年之交。后来,荆筱方知这年轻人正是慕容国国君的长子,鹰扬大将军慕容翰。当慕容翰知道了他是段国的折冲大将军,对他愈加敬重,两人携手共游,每每谈及三国大事,俱嗟叹同族相残,有伤天和,心中不忍,遂共创了一套剑法,共三剑二十七式,剑法如三鸿戏于九天,暗示了当世之务为三国和存之意。自此以后,两人便各自回国请和止战,荆筱更退兵三十里以表诚意。
对于议和,慕容倒没问题,因为当时段国乃三国最强的,段国素有拥兵二十万,早有一统燕代之意,岂恳就此议和,倒是荆筱自己,反被几位将军污告段国国君疾陆眷私会敌首,通敌卖国,疾陆眷闻言大怒,正要下令制他死罪,这时荆筱的胞弟,平北将军荆冷峰为示忠心,竟大义灭亲,将他兄长的人头献给了段王。这件事就这么揭过了,荆筱虽然死了,但却留下了一身的骂名,却想不到眼前这个农家养大的少年荆牧,竟是荆筱的儿子。
卓北庐听毕,攘臂面色一庄,肃然说道:“想不到荆大哥原来是名剑之后,小弟失礼了,令尊秉志弥固,大名小弟在中原已有耳闻,渴慕已久,只是无缘拜会,今日能相见到荆大哥,已足慰平生了。”
荆牧转过身来,轻笑了笑,道:“倒是小弟让两位见笑了,兄弟失礼了。”
慕容焉也道:“荆大哥太谦了,想令尊当日为燕地三国之和,甘愿赴死,其人圣哉,其志壮哉,此大胸怀岂是玩权争势之人所能知。此正是大丈夫所为,小弟只恨缘分浅薄,未得早生十年,趋承教益,恨甚!”
荆牧本已让自己莫要人前出丑,如今听慕容焉一席话,刚平定未久的心清,立即又起波涛,仰天瞑目,眼中倏然坠泪,半晌却听那卓北庐问道:“荆大哥,你剑术超群,乃是怀瑾握玉之士,却为何委身竹林清溪呢,以兄弟的才俱,在段国定能安邦定国,何不出身为仕,以图大志?”
荆牧叹了一声,悠悠地道:“家父生前曾对我说,慕容只能和而不能战,战则必败。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以此言为训,三国本是同族,却要同室操戈,眼看千万人将倒于铁骑刀矢之下,三国之人于心何忍?”
卓北庐闻言愈加敬服,慕容焉却道:“卓兄弟,荆大哥并非不入朝野,乃是静候时机,想三国大事,三国人为之。荆大哥与我虽不同国,但是同族,都有框辅三国之责,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