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山阴夜雪 九江东注(19 / 20)
爹临走时让我送来的,他知道你一定会来,所有是专为你留下的……”
慕容俊一言不发地接过那卷书帛,沉重地庄容展卷一看,但见题手写着‘治燕大要’,为首一句写道:
尺剑何足服天下,王者治国以民心。自古圣人道:草上之风必偃。故知得民心者,有霸诸侯之荣;失之而有危乱之辱。当今天下诸国群起,或以霸王天下者,如中原汉国,刚有余而柔不足,难以长久;或有以阴柔治大国者,譬如晋国,柔而无刚,失之畏怯,丧失民望。大君之道,当刚柔相济,不瘟不火,静储民力,修养生息,以民心聚集为刚,以运筹帏幄为柔,治国之道得大半矣。余窃有二十四篇,总述刚目之要,束之成卷,只供一人阅之弃卷,动则纲举目张,余大愿足矣……
读到此处,那慕容俊突然升起一般股衷心的敬佩,将那卷书深身藏在怀中。当下两人就此将赵馥雪埋葬于慕容焉居住了十来年的地方,洒泪拜别。那韵儿姑娘却下定了决心,换上了姐姐的衣服,随着慕容俊回到了王宫,在外人眼里,她依然是赵馥雪,慕容俊的母亲。而她也再未让慕容元真碰过一回自己。那慕容元真灭了高句丽国,伤心地在韵儿的长生位前昏默几日,却不知真正的爱人就在自己身边,而人生最痛苦的事,恐怕莫过于此了,他说起来,比慕容焉还要可怜百倍,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世间有很多人还不是如此,有道是善有善报,其言诚不为虚。
忽一日,辽水河畔的一处院内,挤满了从天下各地来此的江湖豪杰,有华山派的,峨眉派的,青城派的,而这次聚会的东家却是荻花洲的六位宿主,顾无名,大侠屈云,和鸣月山两宗的宗主魏笑笨和郑慧娘。他们在等一个人,一个让天下武林敬仰很久,盛誉超过了当年剑化之租彭化真的人——他就是慕容焉。
当年慕容焉和屈云众人一别,云山远隔已有十五载。当年慕容焉走时曾说,或者十年,或十五年,他就会回到此地,十年前已经有很多人来过,结果没等到人。江湖上的人不但没有泄气,反而更加执着起来,五年后又聚到此地,一睹这位名震天下的第一大宗师的慈容。如今江湖上新人辈出,后辈们对这位一生充满这神奇、义薄云天的前辈深深向往,而他与赵馥雪、西门若水、薛涵烟的爱恨交割,更是感人至深,昔日慕容焉与当今的燕国皇帝慕容元真在流碧河畔指水论剑,叹笑间轻取天下,如拾草芥,如今那观流亭更是武林一处胜景,而他们二人一个成为了千载难遇的人杰,一个成为了受世人景仰的万世之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